北京自闭症论坛-自闭症家长交流第一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13|回复: 0

自闭症治疗——PCI游戏与文化介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3 13: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可维妈妈 于 2012-2-23 13:12 编辑

myhomegogo @2008.04.03 ( 20 Views ) 特殊教育
PCI(Play and Culture Intervention):游戏与文化介入。游戏光从字面我们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就是通过游戏介入与我们的孩子搭起一座桥。着重介绍一个杨教授介绍的文化理念:文化是什么呢?大部分人(或者可以理解为一个群体)共同遵守的准则就叫文化。比如说,国家有国家的文化,民族有民族的文化,单位有单位的文化,家庭有家庭的文化。当我们在购票窗口自觉排队时,这是一种文化;当我们去餐厅吃饭自觉投币时,这是一种文化;我们中国人上课中规中矩,老师在讲台上来回走动但不会坐到讲桌上,这是一种文化;美国人上课时老师们非常随意,跟学生互动非常多,兴致高涨时会坐在讲桌上,这是一种文化;美国人不会使用筷子,不是因为肢体动作不行,这是一种文化;我们中国人非常会用筷子,不是因为肢体动作发达,是因为这也是一种文化。
文化是要传递一些讯息,是大家的一种共同的想法、看法、观点和文化的习俗。文化是大家约定俗成的,是我们自觉遵守的。每个区城(团体)都有自己的文化。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创造一个好的,积极向上的,活泼好动的,愉悦身心的家庭文化氛围来带动我们的孩子。我们要善于思考,不断的调整我们的思路、方向、办法,以适应我们的孩子。我们要训练自己,改变自己。我们要不断的看书,我们要不停的学习,就跟文化学习一样,只有不停的学习,才会融会贯通,将训练融入到生活当中。因为我们的训练是在生活中随时随地的进行着的,不能将生活与训练分开。在以后的游戏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好多生活当中的即兴训练。印象最深的是,杨教授在讲课过程,使用了大量的录像做教材(他一共带了8块160G的硬盘),给人很多启发。   模仿介入-武汉杨教授rdi讲座笔记 我们知道,自闭症孩子缺乏关注的能力,我们要激发孩子关注的能力,让他能模仿别人,自发的学习。可是有些时候,在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且津津有味时,我们该怎么做呢?杨教授介绍了他最近正在研究的”模仿”,这也是杨教授第一次在公共场合里谈他的”模仿”介入研究。即通过模仿孩子让他来模仿我们,让他做自发性的模仿。以达到我们相互了解、沟通的目的。年龄大的、高功能的、口语好的不适合模仿年龄小的、低功能的、口语不好的适合用模仿来与成人沟通交流
模仿介入两个注意点:
1、模仿他。他会注意到:有个人与我一样?他是干什么的?我该怎么办?激发了他的兴趣,会激发他与别人的互动。他能觉察到别人的存在,而不是单单沉浸在自闭世界里。
2、表情夸张。能吸引他的注意办。 随后杨教授放了几个录像片,都是通过老师在进行模仿参与后,孩子的注意力加强,并且孩子的刻板行为得到了改善。杨教授介绍,通过这些研究,模仿并没有增加孩子的刻板行为,只是添加了一种简单的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的平台。
模仿介入方法的注意事项:
甲、环境。要简单,不要复杂。避免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
乙、玩具。要选择孩子不是太喜欢的玩具,否则孩子容易沉迷于玩具里。要选择孩子中度喜欢的玩具最适合。
丙、难度不要太大。所与孩子的程度相当,不要太难,太复杂。
丁、最好是跟孩子在地板上玩耍。类似以FloorTime,最好是眼对眼。
戍、准备两套一样的玩具。可以是球类、乐器。有声音的玩具容易引起儿童注意。
己、模仿十分钟。夸大式的模仿效果会比较好(一开始不要太夸张,要跟孩子保持一致)。然后再用五分钟的时间在儿童旁边玩。但要制造欢乐的气氛,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庚、介入期要完全的模仿儿童的行为及声音。但要放大殖民地夸大儿童的动作及声音。
辛、儿童有主动行为时,要响应他,与他互动,不要再模仿他。在介入的过程中,可以穿插其它的肢体、动作游戏。     
JA(joint attention)是指两人与一事件或物品之间,在分享注意或是确认对方讯息时,所使用的能力,也就是儿童能够注意他人正在注意的事物,或是透过行为可以分享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给他人。-摘自讲义 我们在社会性交往中,其实是使用了大量的非语言沟通,但是我们的自闭儿在解读他人心智方面有天然的欠缺,所以杨教授引入了JA介入法。(几年前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研究表明,个人行为表现给人的印象7%取决于用辞、38%取决于音质、55%取决于非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性由此可想而知!)  JA介入教学的基本原则:(-王盈璎制作,引自讲义)
1、以图卡作息表建立固定作息-开始唱歌、游戏介入、中间唱歌、结束
2、每次活动进行前,先进行玩具喜好选择,让儿童自行选出3-5项
3、每次只呈现一个玩具,玩完后即收好,再呈现第二样玩具
4、第一次展示玩具前,先吸引幼儿注意教学者脸部(眼睛)
5、确认幼儿注意教学者脸部(给予提示)
6、展示玩具时,呈现离教学者脸部约15公分距离
7、示范每一样玩具的教法(依孩子状况而定)
8、儿童熟悉玩具后教学者会变化表情与声音以吸引儿童
9、确认幼儿注视后,将玩具移至桌面操作
10、操作玩具时,配合夸张的表情与声音
11、教学者操作数次后,每次中间停顿约5秒,等待幼儿反应
12、与幼儿轮流操作玩具
13、提示以非口语方式为主
14、若操作三次幼儿皆无兴趣,即更换玩具
15、活动进行初期,教学者与幼儿眼睛位置高度应相当
16、减低环境中其它刺激
17、介入时间以15-25分钟为原则
18、玩具选择儿童容易学会与操作者为原则
19、玩具依幼儿兴趣作增减  其实我们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去管什么RDI,什么PCI,什么JA,什么FLOORTIME,只要能将孩子的注意力抓过来就是成功了。我们家长千万不要局限于什么形式,即象我们的孩子那样将各种各样的训练方法刻板化了。在我们做感统训练时、在做认知训练时,都可以引入杨教授介绍的这种种方法,让生活中充满游戏,让训练中充满快乐,才是我们训练的最高境界。就象打太极拳时无招胜有招,我们也要做到这点(杨教授语)。想一想我们中国人的教育也是,从小到大,我耳朵里经常能听到很多家长跟孩子说:”你看人家某某某,你看谁谁谁。”可悲的是,我们的家长们也根本认识不到自己错在了哪里,想想,假如,我们的身边天天有个人这样在说我们,多痛苦啊!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无形中却给了孩子好多压力,希望每个家长都能做到日思己过,但求最好。有个笑话,是父与子的对话。父:”你看你,不好好学习,林肯在你这么大的时候,。。。”子:”爸爸,林肯在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当国家总统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一想,他能做到哪些?他需要哪些帮助?总之,我们家长要做到下面这些:一个核心:让孩子的生活充满欢笑,充满乐趣两个基本点:以孩子的需求为主;以孩子能做到的为主。三个一些:期望值恰当一些;心态平稳一些;生活中的训练灵活一些。     
杨教授在讲课时提到,他妹妹管理的工作室,一个小孩每星期要做25小时以上的游戏。游戏是一个最好的介入的平台。可能我们的家长会有疑问:做这么多的游戏,那会不会耽误孩子呢?不会的。孩子的语言是发展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游戏可以创造情境,让孩子语言得到发展。在认知教学时,在语文教学时,我们都可以添加游戏的元素在里面。即使不是在做游戏,也可以做起来象在做游戏一样,让孩子在轻松欢快的氛围里学习,可以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广泛性介入:目标要广泛;人员要广泛;要点要广泛;时间要广泛;游戏要广泛。
游戏分几种:
1、沟通性游戏
2、认知性游戏
3、社会性游戏
4、肢体动作游戏
5、规则性游戏
6、追逐性游戏社会性游戏有5个层次
1、自己玩2、旁观3、平行游戏4、共同交流,有互动,但没有共同的目标5、共同目标的游戏肢体动作游戏是小孩子最喜欢的游戏。随时随地可以跟我们的孩子玩最简单的游戏,以达到互动的目的,不要以为玩简单的游戏就是功能低而放弃。只要达到孩子与我们互动的目的就OK。要以孩子的兴趣点为,并扩大大。
游戏的几个层次
1、不玩
2、感官操弄(视、听、味觉去操弄玩具)
3、功能性游戏
4、假装性游戏                 
剧本游戏剧本:也可称做脚本,是一连串有先后顺序的行动表现,而些行动是在特定空间-时间情境中的适当表现,并且是环绕着目标组织而成的,而这些事件知识多半是由每日的例行性活动所组成(Schank & Abelson,1977)剧本是一种心理架构,提供了可预测的行动、地点、角色和各种道具等过程之讯息的组成,最后组成一个事件(Hudson,1990)(施佳慧制作)–引自讲义 例如,吃饭的剧本在家吃:妈妈做饭--摆好碗筷--洗手--吃饭去麦当劳:穿好衣服--出门打的(或坐公交车)--到达麦当劳--点餐--洗手--等候--吃饭等等,吃饭可以有好多剧本,我们的日常生活都可以构成剧本,洗澡、上学、假日旅游等都可以有剧本。剧本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个蓝图,因为我们孩子的特性,结构性越强,孩子越容易适应。剧本通常是由时间、地点、主角、事件过程、影响力组成的。时间观念比较抽象,小孩子不容易掌握,家长在做剧本时要注意,如果你的孩子程度不够,就先不要引进时间的概念,先把人,事,空间作为剧本的内容,最后再把时间引进来。同一个主题,我们可以写好多不同的剧本,例如,”警察抓小偷”的游戏,孩子可以是警察,可以是小偷,可以是报案的人,另外的玩伴也可以是这样。不同的剧本可以让孩子接受变化,并且明白,人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千变万化的。剧本有助于孩子情节式的记忆,有助于孩子描述事件。如果我们的时间和精力足够,每一件事都可以为孩子写一个剧本。  杨教授现场为我们放了一个”警察抓小偷”的游戏。这些小孩子玩这个游戏呢,已经玩了一年多了,而小孩子的表现也已经很棒了,都争当警察,不当小偷,呵呵。是四个小孩子和老师一起玩的游戏。希望哪天我也把这个剧本写出来,到时再放到网上跟大家共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公共平台 :点击添加好友——查找公众号
自闭症咨询

无法注册请点击|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平台|法律顾问:段方磊|北京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1-23 13: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