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闭症论坛-自闭症家长交流第一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07|回复: 0

自闭症儿童的游戏训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9 12: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的本质是儿童对社会生活的模仿性学习,也是儿童获快乐情绪体验的重要途径。儿童的游戏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假想性。二是规则性,三是娱乐性。由于儿童的社会生活实践的范围有限,通过游戏,儿童以用假装的方式体验各种社会角色,以游戏的方式理解社会规范,理解人际合作的规则,以娱乐的方式间接地获得成人社会生活体验。因此,游戏是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途径。社会性发育正常的儿童,从3岁起就可以从事简单的游戏活动,先是单独游戏;到了四五岁,是群体性的平行游戏;五六岁以后,孩子开始能够进行有分工有合作的规则游戏。第三类游戏是社会化程度比较高的游戏,儿童需要理解游戏规则,遵守游戏规则,监督对方遵守游戏规则,用恰当的交往方式解决游戏中的冲突。
    游戏可稳定小朋友的情绪:游戏是小朋友最主要的活动形式,也是一种社会性活动,是小朋友学习生活的一种特殊方式。
    游戏可增进儿童语言主动性:游戏对于言语能力差的孩子来说,有巨大的推动力。如果能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愉快的情绪,那么就可以增进语言交流的能力。
    游戏教学可以让儿童学会遵守规则:在游戏中,小朋友们首先要理解游戏及其规则,这就需老师或家长的辅助,当他们能达到要求时,马上给予强化,多次强化后,孩子就会理解规则了。
    游戏可以培养儿童学会观察:自闭症儿童不能与正常儿童一样,与周围的人们和环境建立联系,不会去观察某人某物,但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方式来提高他们的兴趣,逐步培养他们学会观察别人。
    游戏可以培养儿童感受游戏气氛及乐趣:游戏是小朋友最亲密的朋友,游戏的气氛直接影响孩子的能力。许多亲子游戏,简单而又有热闹气氛的游戏,孩子们既能自由地去参与,不受活动所要求的条件限制,又能在活跃的气氛中得到精神上的乐趣。
    然而,自闭症儿童不会像正常儿童一样,正常的去玩,去参与游戏,只会独自玩耍,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往往因为孩子不能发展和同龄伙伴的游戏而苦恼。如我们将孩子能否和同龄伙伴游戏看成是孩子是否会交往的重要指标,自然会将教育孩子与同龄伙伴一起游戏作为训练的重点。在这方面虽然下了很大工夫,但是,效果却往往很不理想。我们不情愿地看到这样的结果:
  1、孩子终究无法产生对同龄伙伴活动及游戏的兴趣,还是宁愿和成年人或者小于自己年龄的儿童在一起。
  2、勉强可以参与同龄伙伴游戏,但是大多数自闭症孩子只能参与简单的游戏,复杂的规则游戏无法参与。
  3、即便参与了游戏,时间往往很短,难以维持下去。
  4、游戏过程必须有成年人的辅助,离开这个外因,游戏过程立刻就会中断,靠自闭症孩子自己无法独立与伙伴进行游戏。
  5、游戏中自闭症孩子始终是追随者的地位,和其他成员没有平等的地位。
  6、孩子大多数可以完成游戏的形式,真正与伙伴的快乐分享并没有实现
  正常儿童的游戏活动,基本能自发地形成。自闭症儿童如果参与游戏活动,需要成人的启发、引导、干预、组织,这样他们才能逐渐地、有限度地参与游戏过程。
  绝大多数自闭症儿童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开展游戏活动, 这是因为:
  第一,自闭症儿童缺乏对成人社会生活的关注、想象和模仿的兴趣;
  第二,缺乏“角色假装”这一心理活动过程;
  第三,不能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合作游戏无法进行;
  第四,缺乏参与游戏的能力;
    第五,情感需求动力不足,难以体会到乐趣。
自闭症的康复主要是以教育为主,通过在孩子介入生活,学习中来改变孩子的日常行为规范,而在游戏中进行干预能更好的提升孩子的康复进程。

  游戏有助于自闭症儿童对别人产生兴趣。模仿儿童的行为,是与儿童建立关系的开始。自闭症儿童通常有很多个人独特的行为,如玩弄手指,摇晃脑袋,嘴巴发出不明所以的声音。当他们进行自己的这些活动时,对周围的事物或发生的事情都不予理睬。
  老师在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训练时,采用了“以心印心”的介入策略,从模仿儿童各种行为、发出的各种声音开始,以初步建立起彼此的联系。果然,一段时间后,该儿童对于其模仿者(本人)产生了兴趣,有时会好奇地回望模仿者,由此模仿者和他的眼睛开始有了短暂的接触,如此多做几节课后,彼此的关系得以初步建立。开始进行的听指令训练中,与老师的眼神也有一定的接触,并在老师的示范下能完成简单的任务,学生对指令充耳不闻的现象有所好转,眼神的注视也有一定的进步。训练前,在大班中进行上课时,他基本上对讲台上的老师没有兴趣,但在与该生开始建立关系后,老师发现在课堂上学生有时会偷偷地观察老师,尽管老师在回望时学生会马上转移视线,但这已经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学生已经开始对训练者产生兴趣。
  游戏有助于自闭症儿童不良情绪的调控:我们都知道,自闭症的儿童在情绪调控方面都非常差,他们不时会大叫、哭闹、呜咽、抽泣,甚至会有自伤或他伤行为。在PCL的理论中强调,让自闭症的儿童每天都发自内心的大笑,有助于减少各种不良情绪的发生。因此在个训中,我每次课前都必须做一个气氛调控的游戏,比如毛毛虫、拍手或唱歌(该生非常喜欢唱歌)等,让学生能在较好的情绪中进行下面的训练。毛毛虫的游戏本来是训练学生的眼神注视能力,但在使用的过程中,老师发现学生对身体的接触很喜欢,每次老师挠他的身体时,他都会笑。于是我把这个游戏作为调控气氛的手段,在每节训练课前都让他大笑一两次,使得学生在接下来的各种训练活动中,能表现出比以往更好的耐心与专注力。而拍手游戏和唱歌就穿插在训练中,当学生出现不耐烦的情绪时,马上结束并转到轻松的游戏中,等学生情绪好转后,才又重新进行训练。
  游戏有助于自闭症儿童进行模仿性学习:模仿性学习是学习人类的意图性行为,是一种主动性行为。自闭症儿童正是缺乏了这种主动性学习的动机和行为。当学生与训练者的关系初步建立后,可以与学生做一些建立规律的游戏与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对视或主动性行为的出现,增加主动与外界接触和了解机会。的根据PCI提供的部分游戏和该学生的情况,老师设计了走积木桥的游戏。老师牵着学生的手,走几步,停下来,这样重复好几次,一直到学生习惯这样规律,然后突然在某一次“停”的时候,完全停下来不动,学生会在规律发生中断的时候与老师进行对视,这就是他的主动性对视。能够产生主动地对视,对于自闭症学生来说是从自己的世界中向外界迈出的一大步。同时,老师还利用积木桥的色彩增加学生训练的兴趣。在这类规律性游戏进行过一段时间后,我尝试和他玩“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主要是做一些简单动作的模仿,如举起双手、两手摸耳朵等等。游戏当中配合食物的强化奖励。在经过大概一个学期的训练,尽管学生还不能有比较好的主动性行为,但在老师的协助下,基本能完成该游戏,在每天的晨间做操中,学生的一些模仿性动作也有了一定的进步。
  运用游戏介入到自闭症儿童的个别化训练中,尽管尝试的时间不长,但学生在沟通、情绪与模仿等方面中都已经或多或少地得到了一些进步。特别在训练之初,训练者与自闭症儿童之间需要建立起初步的联系,以游戏这种比较轻松,形式多样的活动介入效果显著。但基于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性,在实际的训练中还存在有不少需要解决的困难,比如不同程度的自闭症孩子在游戏训练的梯度应该如何把握,训练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是否合理等,这都需要后续更多的系统学习和实际的操练。
  成人引导自闭症儿童学习游戏,可以打破儿童心理活动的自闭状态,可以引导儿童关注游戏中同伴的存在,可以培育自闭症儿童的角色感,可以锻炼孩子对交往合作规则的理解和运用,可以让孩子体验到快乐的情感。所以,游戏作为自闭症儿童情感训练的一个虚拟人际情感交流的平台,给孩子创造一个带有娱乐性的人际情感交流过程,在这个平台上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对孩子进行情感训练。
  自闭症儿童和同龄伙伴的交往性质也可以分为实用性交往和情感性交往。先学习和发展与同龄伙伴的实用性交往关系,和同龄伙伴的情感交往可以通过游戏,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非游戏交往来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公共平台 :点击添加好友——查找公众号
自闭症咨询

无法注册请点击|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平台|法律顾问:段方磊|北京自闭症论坛

GMT+8, 2025-1-23 07: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