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闭症论坛-自闭症家长交流第一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85|回复: 0

自闭症儿童的情绪问题的特征有哪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8 12: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孤独症儿童的情绪特点表现为:
    第一,情绪体验简单,高级情绪出现很晚,而且浅表、短暂。
    第二,情绪不宜控制,爆发频繁,表达方式简单。
    第三,情绪程度激烈。
    第四,情绪并非针对具体的人和事情,具有弥散性。
    第五,孤独症儿童的情绪大多数是短暂的应激反应,不能转化为持久的心境和情感。
    第六,大多数情绪由低级的生理功能引起,和心理感受无关。
    情感是由情绪的提升转化而形成的。情感是稳定的、具有社会内涵的、长久持续的心理体验和态度。情感指向特定的人和事件,它是我们对他人或者事件的心理倾向、态度。情感有正面和负面两种性质。
    情感需要和情感表达是人特有的高层次的心理能力,是人的精神世界里潜在的与生俱来的一种特质,当人的生理、心理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潜在的特质就会显现,变成一种现实的需要和能力,这种需要和能力并不全是后天教育的结果。遗传使人们天生具有情感基因,如同大脑里刻录了“情感程序”,所以,不管是否受过教育;人都会有自发的情感需要和体验,都会具有表达情感的能力。 孤独症儿童是否能发展出正常的情感呢?  其生物可能性存在吗?事实证明,孤独症儿童不是完全没有情感  “细胞”而是有“带缺陷的情感细胞”,  这是孤独症儿童情感教育的生理基础。孤独症儿童的正常情感如同他们的其他能力一样,  很难生成,需要经过特别的教育、  培养和塑造。

    情感建立和维系的本质是:以物质为载体,以双方心理互动为过程,以感受为目的,在同一层面上达到精神的共鸣、共享。由于这个特点,使情感交流不像工具性交流那样一切都是有形可见的。心理感受注重的是心领神会,更高级的感受实质上是不可言传的。
    从情感建立和维系的特点上分析,孤独症儿童的障碍主要表现为:
    第一,动机不足。了解他人,将人作为自己的认知对象,根据人的表情、动作等外部条件,进而体察、识别、推断他人的内在感受,从而根据这一判断来调整自己和他人的情感距离,这是人的心理需要之一。但是,孤独症儿童缺乏这一心理需要,他们的高级情感需要极其微弱。除了遗传因素之外,有一个因素不可以忽视,即情感沟通兴趣的欠缺,这和孤独症儿童后天的经历与处境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情感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产生的,人们追求情感分享,一定是在情感沟通中得到了正面的强化。但是,孤独症儿童在与人交流中,所得到的指责、命令、冷落、排斥等负面的感受多于正面的感受,这使得他们本能地疏远他人,失去了情感交往的兴趣。
    第二,严重的自我中心化。站在对方角度理解对方的需要和感受,是情感沟通建立的基础,恰好孤独症儿童不能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不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即使高功能孤独症儿童能有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他们在理解语言上仍然会有障碍,他们一般多从字面上理解,无法了解深层的含义,更听不懂言外之意。他们在语言互动上,可以维持对话,但是内容多以表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为主,对别人的反应并不在意,总是使用自己习惯的话回答别人。他们的举止不会顾虑到别人的感受、别人的反应。
    第三,不能体察心理活动。孤独症孩子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也无法解读别人的情绪。孤独症儿童自身的情绪异于常人,再加上他们语言的有限性,使得别人很难理解他们的情绪。由于失去了与常人共同的情绪体验,由于存在表达上的障碍,他们和常人之间没有情绪共鸣,即使他们感受到了对方的情绪,也无法与自己的感受连接,更难以进行情感分享。
孤独症青少年会试图去建立和别人的情感沟通,但是,当对方不能获得平等的情绪表达和情感满足时,  交流往往就会中断。如果对方只出于责任或者利益来维系与孤独症儿童的情感交往关系,那么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情感交流。
    第四,缺乏情感调节能力。情感性交往的维持需要大脑中具有一种“调节机制”。情感交往中,同伴间有高度的弹性与多样性、变化性,为了成功互动,每个人必须过滤自己脑海里的信息、感觉,以便及时向对方传递自己的信息,所以,几乎是无时无刻要做好瞬时判断,要不停地作主观评价,然后根据互动对象之间的共鸣深度做出再次评估,决定是否继续沟通。
    情感性交往没有特定的目的来引导双方的行为,没有可预测性。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双方共同构建的沟通系统不至于混乱呢?情感沟通的双方需要感受对方微妙的情绪变化,时刻根据对方的情绪决定自己的做法、自己的反应。这个过程就是“情感协调机制”,这种机制使得双方会共同努力,即使在出现误解、困惑的情况下,也能共同承受,化解障碍,维持
交往。
    孤独症患者的神经缺陷,使他们无法把握这样的沟通系统,没有这种调控机制,经验分享难以发展起来。没有感情的。参与,虽然孩子可以成功融入社交模式,但是,仍然缺少了重要的东西——交往动机和快乐体验。有很多高功能孤独症孩子有很好的行为习惯,少部分孩子能表达情绪,  还能理解别人的情绪,但是仍旧不足以和别人建立友谊关系。
    一个孤独症孩子具有表达自己情绪和读懂别人情绪的能力,能够维持自己和同伴的友谊,能够体验到与人交往的乐趣,并在交往中和同伴形成情感共鸣,调整自己和同伴的心理距离,这是一个孩子康复训练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孩子康复程度的高级指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公共平台 :点击添加好友——查找公众号
自闭症咨询

无法注册请点击|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平台|法律顾问:段方磊|北京自闭症论坛

GMT+8, 2025-1-23 07: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