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对象确立个案 确立研究对象一般要把握以下几条标准: n 确立研究对象一般要把握以下几条标准: n A.根据已掌握的情况所形成的主观印象,看研究对象的行为是否有显著性特征。 n B.向教师、家长以及有关人员进行调查了解,看是否也有类似的评价和印象。 n C.通过有关检测,看测量结果是否达到评价指标。 二、收集个案资料 n 个案资料的内容: n ①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n ②个体身体健康资料 n ③个体成长及心理发展资料 n ④个体家庭背景资料 n ⑤个体当前问题资料 个案资料的来源与收集方式: n 1、个案资料的来源 n 个案资料可以来自于对研究对象本身的观察、调查或由研究对象自己提供,也可以来自于与研究对象相关的一些人。 n 2、收集资料的方法 n a.访谈法:通过访问个案的父母、亲友、老师获得资料。 n b.问卷法:通过问卷调查其生活情况及社会情况。 n c.观察法:观察本人在各种情景中的反应。 n d.测验法:用心理测验与标准化测验考察其智力、性格、兴趣及学习成绩等。 n e.评估法:由教师与其父母评判其社会适应能力等。 n f.文献分析法:对其本人的周记、日记、作文加以分析。 3、收集个案资料的要求 n 要做到客观、公正、全面、深刻 三、整理分析资料: n 个案研究的第三步是对大量资料进行精细的整理和分析,探究某一特殊行为的原因,揭示出个案的外在现象与内在本质间存在的必然的因果联系。 个案资料的记录整理: n 个案研究资料的记录和整理一定要分门别类,简便清晰,一般可采用表格来处理。 n 如个人谈话记录表和儿童个案研究资料袋都是记载和整理个案资料的简便形式。 个案资料的分析 n 1、分析的原则与策略 n 分析的原则: n 1)分析是以所有相关的证据为基础,要依据个案的真实情境和真实资料,不能凭空臆造。 n 2)分析要包括所有重要的对立解释。 n 3)分析要能处理个案研究中最重要的面向。个案研究的目的和命题是分析的追寻目标和导向。 n 4)要将自己先前的,以及专家的知识带到个案分析中。个案研究同样需要借鉴文献和先前知识。 分析的策略: n 1)围绕命题而进行 n 因为个案研究最初的目的与设计是依照命题而产生的,命题形成资料搜集计划,帮助研究者掌握和组织资料,形成初步的解释和假设的验证。 n 2)促进个案描述性架构的完整和发展 n 因为个案研究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对个案的描述来以小见大,以少见多,而且描述也能帮助澄清所要分析的因果关系。 n 2、分析的维度 n (1)主观—客观维度 n 从研究对象的主观上分析,主要是了解行为发生的内在动力(与行为及其结果相联系的内部因素); n 从客观上分析,主要是了解教育、社会环境、家庭等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相联系的外部因素,并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n 2)现状—过程—背景维度 n 主要是从个案的当前发展现状和水平来分析个案行为或现象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与现有水平的动态关系,进一步分析影响个案行为或现象发生的背景因素,依次来了解个案发展变化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以及影响个案发展变化的各种因素。 n 3、分析的主要模式 n 1)类型比对模式 n 将以实证材料为基础的类型与理论或假说所预测的类型相比对,如果两个类型相符合的话,结果将有助于增强个案研究本身的内在效度 n 2)解释构建模式 n 其过程是借个案本身所建立的一种解释来分析资料,目的不是为了作结论,而是为了更进一步的研究,这种模式主要是跟解释性的个案研究有关。 n 3)时间序列分析模式 n 在个案研究中使用时间序列分析时,有一个重要的工作,是要确认此研究所要包含的时间区隔,以及这段时间中所要追踪的特定指标。只有经由这种事先的确认,才有可能一开始就收集到相关的数据,而且能正确减少分析的工作。 n 4)程序逻辑模式 n 这是类型比对模式与时间系列分析模式的结合,主要探讨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主要因果关系,因为在个案研究中许多复杂的事件的出现会有一定的时间次序,从出现时间的先后来推测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就是个案研究的目的之一。 四、个案的补救矫正与发展指导 n 个案的补救、 矫正与发展指导就是根据对个案资料的分析、 诊断,提出恰当的教育措施,进行矫正或发展指导教育,即设计一套因材施教的方案并加以实施。 n 个案的补救矫正、发展指导涉及两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n ①改善和疏导那些不利于个案发展的外在条件,加强创设那些有利于促进发展的外在条件,使之更好地适应、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n ②激励或引导儿童内在因素的的健康积极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