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团体游戏
这个部分与一对一互动不一样,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里程碑,也需要比较高级的能力。
ZB是广泛性发展障碍,介入也需要广泛,
目标的广泛 --- 分享式注意力,社会趋向,口语……
时间广泛— 大量的长期的介入
人的广泛-- 让更多的人来参与介入
活动的广泛— 游戏要多样化
地点的广泛 --- 在不同环境下做泛化
物品的广泛 --- 道具的多样化
介绍团体游戏,警察抓小偷,剧本
1,报案者打电话给警察报案,家里有小偷
2,警察就会到家里抓小偷,
3,小偷躲在桌子下面,警察把小偷抓走
如果孩子能力好,那么就不要写剧本,跟孩子讨论,商量剧情,这会比写剧本好。如果孩子还不能协商,不能讨论,那才需要写剧本。
因此要再次强调,法无定法,适用则佳。游戏也一样,如果游戏玩得很死板,比ABA还要更死板,那还不如ABA。
影片展示杨丽娟老师带小团体玩警察抓小偷,先介绍剧本,然后让孩子练习剧本里的台词,最后各种角色都能练习到。
给孩子的剧本是所谓的鹰架,孩子不一定要按照剧本来,可以有变化,有创意的变化更为重要。
影片里的孩子出现了很多自发性的台词,同时出现了很多自发的交流。游戏是一个可以密集使用语言和互动的场合,游戏可以提升孩子很多的能力:社会互动,想象力的发挥,协商,情绪调控,变化的剧情打破刻板,同时还使用视觉听觉触觉。
关于游戏的剧本
剧本和生活有相关性,源自于生活经验。剧本的重点是将生活经验变成一种心理架构。
举例子说明,一个小学五年级的ZB孩子不知道买单,说明孩子平时完全没有在观察。家长应该经常使用旁白,去饭店,坐下,点菜,上菜,买单。而且要反复进行,孩子才能获得经验,才有剧本可以演。在某种程度上,很多日常生活都是剧本。
要透过种种方式,生活故事书,生活照片书,旁白,扮演。这样就能把日常生活的经验变成孩子的心理架构。这样一来,在游戏过程就不再需要写剧本,写剧本是因为我们孩子没有心理架构,不能发展剧情。
在协助孩子时候,可以提供固定的时间,空间和玩伴,然后寻找跟生活有关的制度。然后在一旁观察和指导孩子的游戏,但是要注意不要过度指导,尽量的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