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运动
基本概念
大运动也称谓肢体动作、身体动作。主要指的是由大肌肉收缩引起的身体各个部位相对位置的改变。包括身体的姿势及粗大动作,例如:抬头、挺胸、翻身、坐、爬、站、走、跑、跳、投掷、身体平衡等。
发展顺序
身体动作的发展顺序遵循从上到下、由近及远、由大到小的规律。
从上到下指的是:最早发展的是头部的动作(抬头、挺胸);其次是躯干(翻身、坐);再次是四肢(爬、站);最后是手、脚(走、跑、跳、投掷)。
由近及远指的是:以身体中部为起点,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的越早。例如:在上肢动作的发展过程中,肩以及上臂的动作先发展成熟,其次是小臂、腕、手、手指。
由大到小指的是:先由大肌肉收缩引起身体各部位的大动作发展,而后才发展到由小肌肉收缩引起身体各部位的细小动作发展。
发展特点
●从先天的条件反射到有意识地控制动作。例如:婴儿在哺乳前,看到母亲或听到母亲的呼唤声时,身体本能地会立刻活动起来,这种行为是一种摄食需求的条件反应。
●从身体躺卧到直立独立行走。6个月以内的婴儿是躺着的,6个月以上的婴儿是以坐、立姿势为主。身体直立的意义在于:A、扩大了视野;B、扩展了手的活动空间;C、便于与外部事物接触和沟通;D、改变了呼吸方式,由躺着时腹式呼吸为主方式转变为直立时胸式呼吸为主的方式,利于语音的发展;E、直立是行走的前提条件。
●动作的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所谓阶段性是指儿童每一个动作的出现都出现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如:“三个月时会翻身、六个月时会坐、八个月时会爬”。所谓连续性指动作的发展是按生理器官和神经系统发展的顺序同步渐进的。如,仰卧—左右侧卧—翻身—坐—站立—行走。在前面动作发展到熟练的程度后就会出现下一个动作的表现。
与智力的关系
身体动作发展与智力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儿童的身体动作发展水平与标准正常水平相比落后较大时,其智力发展就有落后的可能。
精细动作
基本概念
指手腕、手指运动灵活程度和动手操作的敏度以及操作过程中的手眼协调性。
动作范围
主要包括握、捏、抓取、捻、拉、拽、对敲、对拍、折叠、捆绑、换手等细小动作。它反映了手眼协调性和快速操作的灵巧性。
与智力的关系
手部肌肉动作与智力发展有着更密切的关系,因为手部肌肉动作不但表明了儿童动手的能力、视觉运动协调的能力,而且更主要的是反映了人的一种精细的感觉和对外界刺激分析和综合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由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水平所决定的。
俗话说“心灵手巧”,通过手部小肌肉的运动,可以初步判定个体的大脑皮层是否完整无损,所以说,手部动作是预报智慧的潜在基础。
语言能力
基本概念
语言是人们用语音按照一定规则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
表达形式
语言的表达形式包括口语表达和非口语表达。口语表达就是说话,俗称为言语,以口头说话形式表达意思,这是“言语”与“语言”概念的区别所在;非口语表达是指以手动作书写和形体动作来表达意思,例如:写书面文字和体态语。体态语主要包括:面部表情、动作姿势来表达意思,例如:面部表情中的眼神变化、口型变化等;动作姿势体现在,摇头、摆手、行走、身体扭动等表现姿势。
交流条件
语言交往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理解能力,二是表达能力。所谓理解是指能够听懂别人说话的意思、看懂别人写的书面文字和形迹意思、知道别人的表情和动作所代表的意义。
发展特点
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理解先于表达。当婴幼儿语音系统伴随着多重信息的感知趋于成熟,即懂得话的意思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开始说话。词的理解5倍于词的表达量。语言的发展须经过语言发展的准备期和语言发展的表达期。
语言发展的准备期又称言语前期,或前语言期,这个过程在0—1岁阶段。在此期间儿童需要完成语言产生的准备和语言的理解两个方面的感悟性积累。
语言发展的表达期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口语模仿表达和肢体语言的表现。口语模仿表达的熟练程度体现在语词、语音、语调、连贯性、流畅性、语意的准确性以及词汇量的多少等方面;肢体语言是以身体动作来表现心理某种意思需求和对事物概念的理解。
与智力的关系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判断智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1岁以内的孩子在较长时间里不哭不闹,要警惕智力低下;如果1岁半的孩子不会叫爸爸妈妈,要警惕孩子的口腔器官是否有障碍;如果2岁半的孩子不会讲2—3个字的句子,就要怀疑语言发育是否迟缓。
认知能力
基本概念
认知能力儿童对外界信息刺激的综合反应,广义上称为适应能力。儿童认知能力主要指感觉和知觉;依靠眼、耳、鼻、舌、皮肤、等身体器官不断感觉和吸收信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变为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在感觉不断积累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进一步将知觉整合变为感知。
发展范围
认知能力的发展主要包括空间的概念;时间概念和记忆力等三个方面。
●空间立体的概念
早期的空间概念主要包括空间知觉、大小的概念、方位的概念、辨别图形、认识自我身体等。空间概念的建立与自身的位置分不开,因此需要知道自身与外界的的相对运动和位置关系,才能进一步理解事物间的关系。
●时间与数的概念
幼儿时间概念的发展比空间概念的发展晚。对2岁以前的儿童来说,在他(她)的头脑中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的概念;2—4岁才有“将来”的概念;5—6岁可以把时间和空间分开,但准确度较差。数概念的发展在5—6岁时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减计算。
●注意力与记忆力
注意力、记忆力及知觉能力是人类认知发展的基础,通过三者的发展与相互结合,构成人类所有的认知过程。
社会交往能力
基本概念
儿童社会适应性行为主要表现在对人的反应。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别人,即儿童与所接触的社会成员进行交往;在群体中与别人一起学习、游戏,在相互协作和亲近中彼此分享和谐的关系和建立某些良好的社会行为;二是对自己,指儿童在生活中学会对自己生活的自理能力。例如:吃饭、穿衣、梳洗、清洗自己的物品等行为技巧。通过生活自理的学习,可以建立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以适应社会交往的需要。
发展规律
婴儿从出生之日起就是一个社会的人,即人的个人行为和交往能力本质上是社会属性。人需要不断地在各种周围环境下与自然接触,与人交往,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人类的各种情感、社会行为,最终获得个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沟通的能力。
发展特点
●社会交往能力与智力的发展是互相依存的。
随着儿童的成长、生活环境的扩大,社会交往的机会与事物接触的范围愈来愈多、愈来愈广,通过与人的不断交往,促进了知觉、感知、动作、语及个人行为特征等方面的积累和发展,智慧也相应得到发展。交往能力综合了各种心理因素的融合,因此交往能力发展水平如何,也是智力发展程度高低的一个标志。
●生活自理能力部分地反映了儿童的智力水平。
生活自理能力主要依靠教育训练与培养,但是与生理成熟程度也有密切的关系。当儿童的某种生理组织器官尚未成熟时,就无法获得某种生活自理能力。例如1岁半以前,让儿童使用筷子就很困难,因为手指缺乏灵活操作的能力。
与智力的关系
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将社会能力分为两种智力,即社会智力和实践智力。桑代克认为理解他人、与他人良好协作的能力就是社会智力。亨特认为社会智力就是与他人相处、交往的能力。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社会智力实质上反映了个体与自然、个体适应社会、个体适应环境、个体与个体交往、个体与群体交融以及自我控制的综合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