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闭症论坛-自闭症家长交流第一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27|回复: 0

自闭症教育和融合教育的关系 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5 21: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曾经去小学观摩了一个孤独症孩子的数学课。以前孩子学业能力很好、没有什么情绪问题。自从孩子上学后妈妈每天都非常紧张,担心被学校退出来。每天陪读。上课时,孩子每次注意力不集中,妈妈都会很紧张的及时地在后面用手捅他的女儿一下,提醒他注意。孩子的问题行为越来越多:尖叫、打人。到四年级就不能上学了。

  融合教育既不是只提供普通环境的随班混读,也不是在普通环境中求得同步,而是普通环境中的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结合。
(二) 融合教育如何体现阶段性

  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结合。实践证明不同程度的孩子在融合教育子中都能得到很大的改善,关键在于融合的形式和要求是否具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融合教育的有效性。对于每个不同的个体,每个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融合教育的内容和要求都应有所不同。这就是融合教育的阶段性。融合教育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 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适应集体环境:

  孩子从家庭走向幼儿园是每个个体面临的重要转折。从由家庭无微不至地照顾到生活逐步自理;从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到必须约束自己的行为适应集体生活。因此,幼儿园阶段适应的重心首先是生活常规的适应。包括时间的规律性和行为的规范性。普通孩子也是一样。我们有的孩子在家里中午没有睡觉的习惯,但是下午一到上课就睡着了。别人睡觉的时候,他不是唱歌就是嘴里叽里咕噜不知说什么,惹得其他小朋友都睡不了。吃饭的时候看见饭来了,等不及发到他就喊着要吃。吃水果的时候,每个小朋友吃自己盘子里的东西,他吃完后还会去拿旁边小朋友的东西吃。适应集体要求是适应幼儿园的关键也是难点。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首先是不想或不知道跟随集体活动,我行我素,随心所欲。在家庭中,往往几个成人关注一个个体,而在幼儿园,几个成人关注几十个孩子。每个孩子的被关注度降低了。让孩子主动关注老师的要求提高了。孩子要适应从被别人关注到主动关注别人。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集体活动中,老师要统一管理,小朋友要步调一致。不能再像在家一样随心所欲了。必须约束自己的行为。这对我们孩子的自我控制力有很高的要求。

  小白是个帅气的小男孩,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可是进幼儿园中班就没这么开心了。小朋友发玩具,每人5块,在自己的区域里玩。小白玩玩具的动作幅度太大,把别人的玩具都碰到地上了。惹来小朋友的一片指责。小白开始收敛自己的行为,注意自己玩的时候是否越界了。可是5块太少了,怎么够呢?管他是谁的,小白随手就拿,为此又惹来一片指责。就这样,在和小朋友的磨合中小白变得越来越懂事了。

  朵朵是个6岁的小女孩。长得很漂亮。朵朵很聪明,知道的东西可多呢!但是就是爱哭。老师说其他小朋友的时候,她哭;画不好画的时候哭;饭吃不了剩下了哭;妈妈上班去了哭;爸爸没来电话也哭。漂亮的脸蛋上总是挂满泪珠。而且一哭就一、两个小时,无法制止。我们决定将她半天融入普通班前,做了好几天的思想工作,让她预知到将要发生的事情。看得出她很期待但有些紧张,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老师向全班小朋友介绍:我们班新来了一个小朋友,叫朵朵。然后也让她向大家问好。朵朵有些胆怯,声音很小,“大家好,我叫朵朵。”就这样她成为了中班的一员。很快,有三个小朋友抢着给她搬来了椅子,见小朋友很友好,朵朵很高兴。第二天,就发生状况了。老师批评一个小朋友说话,朵朵哭得很伤心。惹得小朋友无法正常上课。无论你怎么和她解释,不是说你,老师说别的小朋友,也无济于事。针对她的这一问题除了在下午的特殊训练中将情绪调整作为主要任务以外,在普通班就只有慢慢去理解与适应了。不过普通班的老师很有经验,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说其他小朋友不好的时候,先表扬朵朵做得好,然后再指出别的小朋友的不足,希望小朋友向朵朵学习,朵朵很得意。

  第二、 学习从众,培养从众的能力:

  当孩子有一定的控制力后就是逐步培养主动跟随别人的能力。当然这与每个孩子的能力状况有很大的关系。有跟随的意识但没有跟随的能力。

  小菜是个4岁的小男孩,进入幼儿园融合令他非常兴奋。小朋友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愿意和小朋友在一起。但是由于理解的局限,面临很多困难。面临的第一个困难就是找不到自己的杯子。为此和小朋友发生了多次纷争。幼儿园小朋友的杯子是统一的,都长得一个模样。“都一样,那就拿哪个都行呗!”这就是我们小菜的理解。可是小朋友不干,都说小菜拿了他们的杯子。小菜心想:这有什么难的,再换一个。可是拿哪个。小朋友都不让换,小菜有点急了,谁抢他的杯子就打谁。小朋友告诉他每个杯子下面都贴着照片呢!可是照片和杯子有什么关系,小菜费了好长时间才搞明白。

  朵朵不会听老师讲解,特别是那种没有图片的讲解,朵朵听一两句就走神了。特教老师在班里老师正式讲解前都会对她提一个简单的问题,然后带着目的去听,听完后问她,以验证她听的结果。由于朵朵不存在对语言的理解问题,这样不久,朵朵就习惯于听老师大段的讲解了。朵朵终于升入大班了,升班的第一课,老师讲了分组教学的事情,并且念了每个组小朋友的名单。老师担心朵朵听起来有难度,讲完后专门提问她,朵朵都回答上来了,看来朵朵已经学会如何听老师讲解了。老师和全班小朋友讲大班小朋友是什么样子?小朋友应该改掉什么问题?有的小朋友说“升大班了,睡觉不能折腾。”有的说“下楼梯不能打闹”。有的说“上课认真听,举手回答问题。”等等,朵朵都听得很认真。讲完后老师要求每个小朋友画一副自画像,题目是我升大班了,并写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朵朵画了一个穿裙子的小女孩。并让老师写上:我升大班了,我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了。看来她是很想和小朋友在一起的。朵朵仍然问的问题是:该干什么啦?特教老师没有正面回答她,只是说“你看小朋友干什么,你就干什么。”朵朵马上说“和小朋友一样。”朵朵升入大班后像变了一个人。最大的进步就是“和别人一样”的欲望非常强烈。吃饭慢了着急,睡不着觉着急,不爱吃茄子着急。因为这些行为都和别人不一样。朵朵不爱喝奶,看见小朋友都喝奶,朵朵闭上眼睛把奶喝光。新学期小朋友发新书了,朵朵很高兴,笑着说“每个小朋友都有,”竟然高兴得唱起来,有点忘乎所以。但是朵朵等了半天,眼铮铮地看着小朋友都拿到了新书,还没有发到她,有点失望。老师说“别着急,我帮你催催去。”老师把书领了回来,朵朵高兴地说“小朋友都有新书了,我也有新书了。”大班小朋友要轮流做值日。老师考虑朵朵刚到大班不熟悉,值日生的名单上没有写朵朵,朵朵着急了,说“周六、周日我在家值日,帮姥姥干活。”她认为这样安排就和大家一样了。过了几天,老师把朵朵的名字写在了值日生的名单里,但是并没有事先和她说。朵朵早上一来就发现了,高兴地指着墙上的名单说“看,有我的名字了。”看来,她一直盯着这个事呢!

  强强是个6岁的小男孩,进入大班一段时间后,他能够跟随小朋友的一日常规,虽然动作慢一点,但是都可以主动跟随。可是上课的时候,他就没这么听话了。要么自己到一边看书,要么就自言自语不停,声音越来越大,惹得老师无法上课。原因是他对老师讲课的内容不理解。而且这种不理解不是短期通过讲解能够解决的。于是一般在上科学课、数学课的时候,特教老师就给他留一些与上课内容相关但非常简单的数学题或科学题让他完成。如果内容实在参与不进去,就安排他在另一个房间上个训课。这样,将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结合。

  当然朵朵也不是事事都这么顺利。这就需要和特教老师的配合。朵朵的精细动作不好。有一次老师要求画夏天,朵朵画了两只小鸭子和一只孔雀,很兴奋地拿给老师看。旁边的小朋友看了说“画得什么呀!乱七八糟的。”其他的小朋友也一旁搭腔。朵朵看了看他们,大声地对他们说“你们都别说了。”然后态度平和地坐在椅子上。以前朵朵哪知道和别人辩论呀?就知道以哭来发泄。这一点也是朵朵的一大进步。捏橡皮泥也是同样,朵朵从来没有捏出来什么,但是朵朵不拿自己的略势和别人的优势比,而且当听到别人说她什么不好的时候,她也不是什么都往心理去,心态平和多了。特教老师的作用一是补充孩子的不足,二是抚平孩子的心灵。有些是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有些是先阶段或者很长一个时期都不能完成的。

  第三、学习处理与小朋友的矛盾:

  明明是个四岁的小男孩。一天,小朋友看书,明明想看旁边小朋友的书,老师让小朋友和他交换,他很高兴。翻看了一会,翻到画有帆船帽的一页,看个没够。老师让他看其他画的是什么?他随便翻了几页,很快就又看帆船帽那一页了。邻座的小朋友和他换了几次,他都不同意。小朋友问:那你什么时候同意呀?明明回答“我什么时候都不同意”。老师说“你不给别人看,小朋友们就不和你玩了”。其他邻座小朋友也都生气了,撅起觜,说“我不跟你玩了”,“我也不理你了。”一会他抬起头看看小朋友,还是不舍得给。老师说;明天发书的时候不给明明这本书了,给其他小朋友看吧!明明以后看不到这本书了。明明想了想,把书给旁边的小朋友。但是一会又要回来。

  朵朵的彩笔很漂亮,小朋友们都喜欢。画画的时候谁都拿她的笔用,而朵朵只管画画,根本就不留意谁动了她的笔。这样12色的彩笔没用多久,就剩下4只了。特教老师和姥姥达成一致,要她好好保存好自己的笔,否则就不给买了,画画就没有彩笔用了。这招还真管用,第二天发现,朵朵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找回了11只笔。小朋友画画的时候她终于开始留意她的笔,要是小朋友拿走了,她会连忙拿回来。但是有几支笔尖已经捅进去了。特教老师以为是她用力太大的原因,有一天终于发现了问题,是一个邻座位的小男孩经常用她的笔故意使劲将笔尖捅进去,特教老师没有指责小男孩,因为想教朵朵去学习解决。特教老师告诉小男孩,想用朵朵的笔要争得她的同意。果然,朵朵很轻易地就同意了,特教老师提醒她,看看小男孩是怎么用她的笔的,朵朵看到小男孩把笔捅进去后又还给她。小男孩又要借朵朵的笔,朵朵这回犹豫了,但不知道该如何拒绝。特教老师教她说:我不借。但朵朵的声音很小,没有威慑力。教她很严厉地说“不借,你都把我的笔弄坏了!”开始时朵朵说话的时候根本不看邻座的小朋友,好象在躲避什么,后来敢于对着他大声地说。这个过程经历了很长时间。

  四、特殊教育与融合教育的关系

  较之其他年龄阶段的孩子而言,幼儿融合的特殊性就在于对象的小龄化。因为年龄小,可塑性强,融合更有可能具有深度。年龄不同,程度不同,融合的深度也应不同。在几年的融合教育的探索中,我们发现由于特殊训练缺乏向幼儿园延伸的思想,其训练的表面性严重制约了融合教育的效果,使得特殊训练与融合教育脱节。我将它理解为特殊教育缺乏深度。深入的融合是与普通幼儿教育思想的融合,是与一般儿童教育方向的融合。这种融合的理念不仅体现在融合阶段,更重要的是要渗透到融合的准备阶段即特殊教育阶段。

  在几年的融合教育的探索中,我们发现由于特殊训练缺乏向幼儿园延伸的思想,其训练的表面性严重制约了融合教育的效果,使得特殊训练与融合教育脱节。我将它理解为特殊教育缺乏深度。深入的融合是与普通幼儿教育思想的融合,是与一般儿童教育方向的融合。这种融合的理念不仅体现在融合阶段,更重要的是要渗透到融合的准备阶段即特殊教育阶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公共平台 :点击添加好友——查找公众号
自闭症咨询

无法注册请点击|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平台|法律顾问:段方磊|北京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2-23 23: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