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闭症论坛-自闭症家长交流第一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19|回复: 2

自闭症儿童语言教育禁忌两个误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 02: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促进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需要的条件是什么呢?
语言表达是在动机驱动下的自觉行为,任何语言都是思维内容的外在表达。“为什么要说?”“说什么?” 怎样说?”这三者也称之为“表达动饥”“表达内容”“表达方式”,这就是语言运用能力的三个基本要素。这三个方面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过在孩子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孩子的语言障碍可能以某一个方面缺陷为主。例如,当孩子不愿意开口说话的时候,交往的兴趣、说话的动机就是主要矛盾;当孩子已经具有了交往动机,已经懂得了语言的工具作用,开始与别人进行简单表达的时候,表达内容和方式就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了。
“运用语言就可以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想办法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是培养表达动机的主要思路。让孩子参与社会生活,丰富孩子的经验和感受,可以丰富孩子的表达内容。让孩子学会站在对方角度思考,就能改变自我中心的表达方式。培养孩子思维的逻辑能力,能使孩子的表达更具有条理性、逻辑性。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与思维关系密切,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必然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在孤独症儿童的语言教育中有两个误区:
第一,强调语言形式的训练,忽略了启发孩子去理解使用语言的意义,甚至剥夺了孩子使用语言满足需要的机会,这种舍本逐末、为说话而说话的语言教育,必然事倍功半。
陷入这种误区的原因是我们忽略了“语言”作为沟通工具本身的特点。人类的生理需要是最原始的动因。通过使用语言,人类满足了自己的需要,这个结果使语言的使用得到强化,然后推动人们更好地运用语言这个工具。个体语言的发展,从某种角度看,是人类语言产生、发展的缩影。如果我们从源头上就人为地剥夺了孩子使用语言的需要,无异于釜底抽薪,再怎么“煽风点火”,也是难以奏效的。理解语言的作用,使用语言实现交流目的,这才是语言训练的根本。只有抓住了这个根本,所有的语言形式训练才有实际意义,切不可本末倒置。
现代亲子关系几乎使每个孤独症孩子的家庭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家长的过度关怀使孩子丧失了使用语言表达需要的机会。因为,家长对孩子过度关怀与照顾,往往是在孩子没有使用语言表达之前,就已经满足了孩子的需要.这对语言教育是很不利的。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和情感的最重要的工具或者媒介,语言是具有社会认同性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而孤独症儿童常以自我中心式的动作或者发音表达自己的需要。我们往往凭借自己对孩子这种不正确表达的理解,给予了孩子所期待的反馈,让孩子达到了满足需要的目的,这样就等于强化了孩子不正确的非语言表示行为,以后有相同需要的时候,他们会继续发出他们自以为是“正确”的信号。而当我们需要让孩子用正确的有声语言来表达他自己的需要的时候,反而常常遭到孩子的拒绝,给语言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第二 将语言单纯看成语言问题,没有将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联系起来的观念,更没有具体的训练方法。学习一个词汇和句型,还不是孤独症儿童语言学习中的难点,经过反复示范,孩子是能够掌握的。虽然他们可以和普通儿童一样掌握同等的词句,但是,在实际的人际沟通中,他们与他人的语言交流仍然有很大的障碍。问题出在哪里呢?
很多家长为孩子这样的表现困扰着:“孩子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管别人是否喜欢听,不管别人是否听得懂,说话的时候目光不看对方,自己说完了转身就走开,不管对方的反应如何;不能围绕一个主题谈话,别人谈话时随便插话,和别人的话题又格格不入……”这就是通常人们说的“不会说话”,这是在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非社会化”现象,这种现象在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表达上特别突出,甚至他们终身都会带有这个特点。造成这一病态语言现象的深层原因是极端自我中心化的思维方式。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表达能力受思维发展水平的制约。一个孩子在院子里玩,看到花盆里的花开了,跑进屋里对妈妈说:“开了,开了!”妈妈以为孩子在说炉子上的水壶,就回答说:“我刚把水壶坐上,不用看,水没开呢。"孩子坚持说“开了,开了”,后来妈妈仔细问,才知道孩子说的是院子里的花开了。在日常交谈中,人们常常使用无主语的句子,并不造成双方沟通的障碍,前提是交谈的双方彼此都明白。但是如果儿童的思维处于自我为中心的水平上,他们以为自己明白的对方也明白,自己看到的对方也能看到,不能从对方的角度思考,这时候的表达缺陷就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是思维水平的局限性造成的。
自我中心化的思维方式,制约了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表达,同时也是影响孤独症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训练孤独症儿童学会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可以促进孩子的语言表达更加社会化,也才能使孤独症儿童的社会性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训练思维还有另外一个角度,就是培养孩子思维的逻辑能力,例如,培养孩子抽象概括能力,通俗地说,这种逻辑能力就是对事物内在关系的理解能力。这种关系是内在的、抽象的,孩子必须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推理能力,才能理解这种抽象关系。如果孩子的逻辑思维水平比较低,那么很多人际交往中的抽象社会关系,孩子是难以理解的,在没有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语言工具表达,必然就成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鹦鹉学舌”。因此,在语言训练中,一定不要为了教语言而教语言,不能脱离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单纯地教语言。走出这一误区的基本思路是:
在培养孩子思维的基础上,学语言,用语言;在解决生活问题的情景中,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发表于 2012-2-20 16: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
 楼主| 发表于 2012-4-10 03: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学生 发表于 2012-2-20 16:46

:lovelines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公共平台 :点击添加好友——查找公众号
自闭症咨询

无法注册请点击|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平台|法律顾问:段方磊|北京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2-24 07: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