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理解强化训练的概念,如何把握强化训练的操作,虽然不是一个深奥的理论,但许多人,尤其是家长和新老师容易产生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影响到训练效果,甚至影响到自闭症儿童走出机构后的发展,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加以纠正!
把"强化"理解成"强迫",是认识误区中的"头号杀手"。有一次在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李豪斯的爸爸对我讲了他在家庭训练中的一些处理孩子害怕训练,逃避训练,抗拒训练的行为。他认为对孩子的问题决不能"心慈手软",该强迫解决的,强制最有效,惩罚也可以作为强化物,为此可以不惜武力。这是典型的认识错误,坦率地说,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做法的确不可取,针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正确地站在儿童的角度。无论对孤独症儿童进行什么项目的训练,对孩子施行强迫,使孩子的心理处于极大的压力之中,长期下去会让孩子对学习性活动产生害怕、厌倦、反感等抗拒心态,这样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他们以更加强烈的方式表达他们的反抗,寻求自我保护,从而造成孩子和家长、老师之间更大的交流和沟通障碍。不言而喻,频繁出现的刻板行为,东张西望、乱跑乱爬、怪声尖叫、甚至出现攻击、破坏性的行为就是他们对这种强迫的回应。长此以往,不仅对学习性活动,对任何形式的人际交往都会产生恐惧和逃避心理,反而加重了他们的"自闭性"病态表现。总之,用强烈的,不顾及孩子心理需求和承受的,简单粗暴的手段,不认真探寻孩子拒绝学习和训练的原因的做法是百害无一益的。
第二个认识误区是把强化训练等同于在短时间内进行"大运动量"、"大剂量"的训练。不少家长以为强化训练就是集中一段时间对孩子进行集中训练,他们往往带着速成的心理把孩子带到机构讨教训练秘方,期望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孩子的问题。众所周知,孤独症儿童的训练需要终生不间断进行,辅助他们逐步成长,这就不仅需要在专业机构由专业训练师进行一对一的强化训练,更需要家长做长期的爱心投入,无论训练怎样进行,在机构和家庭训练之间如何选择,以"大剂量"在短时期内进行强化训练所取得的效果,相对于孩子的问题都只能是杯水车薪,甚至无所补益。
那究竟怎样认识和理解强化训练呢?对孤独症儿童的训练要采取一定的"强化"手段,是指不以解决孩子的全面性发育障碍为目标,仅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在社会生活、人际交往中逐步具备某些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某项能力又被分解为若干个组成因素,进而找出训练的具体环节和项目,在每一个环节的训练上都要有一定数量的重复,直到孩子在这一环节上出现我们所期望的反应趋势。
通过这样的强化,孩子的某些功能提高了,与人的沟通能力增强了,更加适应环境了,以后训练的基础就有了。这样强化的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孩子就可以用更加生活化的方法进行各种情景训练,甚至在生活中自觉学习的能力也会提高,这就是强化训练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举个例子加以说明,训练孩子有小便感时上厕所,属于一项生活自理能力。针对目标,首先要把它分解为:便感表达,走进厕所,解开裤子,尿进便池(蹲下),提好裤子,放水冲洗,洗手。然后,再分析一个孩子在哪个环节上有困难,找出障碍的环节,分析孩子在这个障碍点的原因,是整体能力达不到?还是不可能会做?还是有基本能力,但缺乏意识,不知道该怎么做。
对于前一种情况,可把它确定为下一阶段的训练内容,先通过辅助的形式,帮助孩子完成,不要省略不做,更不要去简单代替,让孩子失去参与的机会。对于后一种情况,我们就找到了着手点,开始强化训练,如孩子害怕进入厕所,就可以在平时有针对性地用各种方式鼓励他接近,要不可一步到位,可有意识地让他在门处站一会儿,进去一下出来,到厕所里取他喜欢的东西,这样,就逐步接近了我们期望的目标,往往在每个步骤上都要进行数十次,甚至数千次的重复,持续数日,数周甚至数月。
另外,若孩子出现不配合时,绝不可用简单粗暴的办法使其完成,而应该用奖励诱导的方法,让孩子向我们所要求的目标接近,这就是用强化手段发展目标行为,减少、消除刻板行为。强化手段包括使用强化物,语言强化、动作、表情强化及其他社会强化手段,强化手段的使用可用正强化激励,也可用负强化警示,依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根据训练中的具体表现,选用合适的强化手段,使用正确的强化方法,这就是强化训练的核心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