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闭症论坛-自闭症家长交流第一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53|回复: 0

动作协调的定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1 14: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动作协调的涵义

动作协调在人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极其普遍,如走路、用筷子吃饭、拿笔写字、骑自行车上街等,无一不是动作协调的表现。心理学上的动作协调是指人在完成某种活动时,身体各有关部位的各个动作之间能够协调配合,顺利而连贯地进行。当完成某种活动的各个有关动作之间没有达到协调之前,则活动时常常会觉得特别费力气、紧张,动作姿势也往往不正确,注意力总是只能集中在某一个部位上,而不可能顾到其他方面,因此常常出差错。当完成某种活动的各个动作之间达到协调时,活动起来就感到不那么费力气与紧张,注意力也能分配到其他方面,各个有关动作能一个接一个地顺利连贯地进行,而且差错大为减少。


动作协调的实现


动作协调是在各个动作发展的基础上,通过逐步地学习训练、反复练习而达到的。如小孩学会走路,看来似乎很简单,实际上这是依赖身体许多部位的动作发展,才逐渐学会达到的。学会走路首先得依赖头部能竖直;身体能竖直,直立,并保持平衡与稳定;双目朝前看;双臂能自由摆动;双脚能分开,向前移步;当双脚移动时,腰部、腿部及整个躯体动作应相应地跟上,使身体保持挺直、平衡的姿势。这些动作都是随着婴儿出生后,在家庭的养育下,一个接一个地发展起来的。到孩子1岁左右时(假设为正常孩子),即开始学习走路,进而学会走路,达到实现这一活动的动作协调。


动作的发展,又是与人体的肌肉力量、骨胳和筋腱的发育成熟程度密切相关。如当孩子的双腿肌肉、骨胳和筋腱没有充分发育成熟时,就不能教孩子学走路,因为他们在生理上还没有足够的基础来学会走路。如果硬学硬练,反而还会造成孩子种种畸形的躯体发展,如脊椎弯曲步态不正等。在一般婴幼儿的养育中,家长应注意不要过早地让孩子学走路,应先让孩子练习坐直、站立等动作,使躯体和双腿的肌肉、骨胳和筋腱有相当充分的发展,以便为学走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儿童实现某些动作的协调,依赖于身体各部位发育成熟的条件。


孩子动作发展和动作协调的实现,与感知觉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着的。因为在动作过程中,身体中筋腱、肌肉会产生许多动觉,使大脑对身体各部位的状态产生感知觉,如感知到自己的身体是否平衡、稳定,双臂是否伸直,双腿是否酸胀疲劳等等,并通过这种感知觉来调整自己的动作,以达到一定的要求。另一方面,动作协调的实现,也依赖于孩子其他感知觉的发展,如用眼看指导者示范动作的每一步;听指导者对动作要领的口头指导;以某些外部信号(如音乐、图示符号等)来调节自己的动作,使之协调正确。在感知觉的发展过程中,人本身也必然伴随着相应动作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对儿童感知觉和动作协调的训练,必须结合起来安排,不能完全割裂开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公共平台 :点击添加好友——查找公众号
自闭症咨询

无法注册请点击|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平台|法律顾问:段方磊|北京自闭症论坛

GMT+8, 2025-1-15 02: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