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闭症论坛-自闭症家长交流第一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46|回复: 4

非惯性语言行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7 03: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非惯性语言行为的特质
有口语的自闭症个案有着不同的「非惯例性语言」,常见的包括:
1.在不同的时空情境中一直重复者同样的话语。
例如:小明和爸妈出门的时候,碰到李先生时说了一句:「你很帅」;中午吃饭的时候即使李先生不在,小明还是说了一句:「你很帅」;晚上妈妈帮他洗澡的时候,小明仍旧说:「你很帅」。

自闭症幼童在不同沟通情境中重复使用相同的声音、单字、语词或是同样的一段话。这些相同的话语可能代表相同的语意或是不同的意思,也可能表示不同的沟通意图,端视沟通情境及自闭症儿童之个别差异。

2.不断重复别人对他说的话,即不当的仿说。
例如:小华和叔叔、阿姨一起走在路上。
叔叔:你要不要去吃麦当劳?
小华:要不要去吃麦当劳?
阿姨:叔叔问你要不要去吃麦当劳?
小华:叔叔问…去吃麦当劳?
叔叔:妳不说我不知道呀!!
小华:不知道呀!!

自闭症儿童重复的话可能是对话中其中的几个语词,或是后半句甚至是完完整整的一句 。

3.常常喃喃自语,或重复一些以前听过的话或儿歌,而所代表的真正的意义又让人不得而知。
例如:小珍拿着一个洋娃娃说:「洋娃娃吃饭」,但上厕所的时候、吃饭的时候、放学的时候也都不断地重复说:「洋娃娃吃饭」。
虽然话语词内容一样,但是所使用的音调会有高低起伏的变化。

4.不断地问问题:例如:小如和治疗师两人在治疗室作治疗
小如:你是不是一个人啊?
治疗师:不是,我和小如在一起.
小如:那你是不是一个人啊?
治疗师:不是,还有小如啊!
小如:你一个人吗?是一个人啊!
治疗师:我们该下课了. 玩具是要收到柜子里的
小如:你是不是一个人啊?-----
在互动时,提问的时机常不适当,有时又自问自答,即使旁人已经针对回答问题,却仍旧不停的问问题。

以上这些自闭症孩子在说话时,让人困扰又摸不着头绪的口语表现特质,就是非惯性语言行为(Uvb)。在自闭症学术论文集第二篇(林乃超,民90.12)中提到,非惯性口语行为的定义是指「自闭症儿童在浮现及早期语言阶段的主要表达方式,虽然组成口语表达的内容所用的语词是可以区辨的,但是在使用及互动上却违背了传统社会所接受的语言沟通惯例」(Prizant et al.,1997)。另外,非惯例性口语行为(Uvb)主要是描述有社会沟通问题者的沟通模式,其中又以自闭症者的相关研究提及较多(Prizant & Rydell,1993)。在同一篇文章中又提到非惯性语言行为主要是获得语言前的过度角色,其类型包括1.立即性仿说;2.延宕性仿说;3.固执性说话(perseverative speech);4.隐喻式语言(metaphorical language);5.不停问问题(Repetitive questioning)等(Prizant & Rydell,1993)等。

非惯性语言行为的意义
非惯性语言行为有什么沟通意义呢?我们可以从语言发展的意义和沟通功能上的意义这两方面来说。Donnellan等(1984)及Prizant与Rydell(1993)认为非惯性语言行为是个人沟通系统的一部分,它所具备的沟通功能其实与惯例性口语一样丰富,而且被视为是衔接无口语到惯例性口语表达能力间过渡的阶段 (引自Prizant et al.,1997,林乃超90.12)。但是对自闭症的儿童而言,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可能都停留在使用非惯性语言行为的阶段。很多人在知道了这一点之后常会质疑,既然如此,那么辛苦的训练自闭症孩子说话又有什么用呢?因为无论再怎么努力他们都可能停留在非惯性语言行为的阶段,但是不要忘记「非惯性语言行为」是有沟通上的意义的。虽然自闭症儿童有行动意图的缺陷的可能(姜忠信.民89),但是如果对于他们使用的非惯性语言行为,多一些了解,非惯性语言行为也可以是一个有用又有效的沟通方式。

自闭症儿童在与人沟通及互动时,使用的非惯性语言行为是要传达哪些沟通讯息及沟通意图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人与自闭症个案沟通时,不应只了解其口语的表面意思,而应以当时沟通情境及其沟通意图为何来界定。

非惯性语言行为的沟通功能
非惯性语言行为在语言沟通的互动行为中是有几种不同的功能,包括:
1. 提出要求/表达意愿的沟通功能----
例如:要求东西物品、要求参与活动、表示拒绝、要求协助或希望获得允许等。

2. 社交互动的沟通功能----
例如:与人互动做情感交流、描述生活事件、寻求注意关心等。

3. 参与互动与合作的沟通功能----
例如:想要得知消息或发泄情绪
笔者与自闭症儿童的相处过程中,他们也会表现出这些相关的沟通行为,但是他们的父母却不了解其沟通的意图,而造成彼此沟通上的困扰。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我有一个语言团体课的学生,有次下课后,因为她的妈妈要晚一点来接她,而在等待的时间里个案显得很不安,当我经过她身边时她说:「我的东西都收好了」,当我第二次经过时她又再说一遍:「我的东西都收好了」,随着时间愈来愈晚,在每一个大人经过她身边时,她都会说:「我的东西收好了」,虽然她每次说的都是同一句话,但每一次所使用的语调和语气却是越来越快速,越来越高亢,越来越紧张。当她这么说时,其它老师都会对她响应说:「嗯,很好!你把东西都收好了」,可是她却越来越生气甚至一边哭一边说:「我的东西都收好了」,(其实,个案就是使用非惯例性语言,而其表达的意图是『我要回家』或是『妈妈为什么还不来』的沟通讯息)。当我们了解个案的意图,我们花了一些时间陪她,安抚她一下,然后对她说:「我的妈妈还没来,我想回家」。过一会儿,当我再回到她身边时,她说:「我想回家,妈妈还没来」;于是,利用这个情境,我再教她:「下课了,我想回家,妈妈还没来,我坐着等妈妈,我乖乖,我不哭」,慢慢的,个案重复着我对她说的话,她的情绪也明显的平抚了很多。

从这个小女生的语言所显现出来的语言特性和互动的例子上,我们可以知道他们使用非惯性语言行为,做了多种沟通的讯息传达──她想回家,她很紧张,她想妈妈,她很孤单等等,可是大人会忽略掉这些讯息而做错误响应,导致个案在沟通时受挫,而影响情绪和互动关系。

因此,当我们面对使用非惯性语言行为来做互动的个案时,我们不应只从语言表面意思去了解,而是应该解读整个沟通互动的讯息与意图,才能与个案作有效沟通。也就是说,与自闭症个案互动时,我们应仔细观察个案在互动时所使用的非语言线索和情境的判读,并以同理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感受,试着以他们的角度发言,让他们在与我们的互动中得到应有的尊重及满足互动需求,并获得成功的互动经验.

自闭症个案之互动策略
在与自闭症个案互动策略的应用,提供两种方式让大家做参考:
1.在一对一的互动情境:当大人(治疗师、老师、家长)和个案在一对一的互动情境下,大人需要观察小朋友在环境中所展现出的非语言线索,以他的角度做出发点,替他说一些话语提供他做仿说;当个案针对某些情境可以使用仿说的语言表达时,我们就应该将仿说的内容多做变化,像是语句长度的增加、相同语意的语词使用,以避免个案使用过于僵化的仿说语词来表达。

2. 在多对一的互动情境:当大人有二人以上,而小朋友一人(多:1)的时候,可采取一个大人以个案情境及角度来让个案仿说,另一个大人则做为沟通互动的对象,与个案做符合情境的的语言互动;这些互动的练习,可以依据学校单元或治疗目标去做不同设计,让个案模仿学习身边那一位大人的互动方式及所使用的口语,增加他与人互动的经验并累积其语言沟通的内容。

自闭症儿童多有着不同程度的语言沟通问题,有些个案终其一生无口语能力,有些个案可以发展出功能性的口语沟通能力,但在互动策略尚不足而且僵化;有些个案则使用非惯例性语言与人沟通;许多调查研究显示,自闭症个案使用口语的能力和他本身语言发展程度成正相关,也就是说个案的语言发展越好则其使用口语能力越佳。无论个案之口语沟通能力为何,自闭症个案仍旧具有不同程度的沟通意图,了解他们的沟通意图、满足他们的沟通需求,在沟通策略上提供支持,是每位从事特殊教育或父母必修课程。
发表于 2012-3-9 15: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2-2-20 16: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
发表于 2012-2-22 10: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有用
 楼主| 发表于 2012-4-10 03: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銇樷槅veL墨f臎 发表于 2012-3-9 15:38

:lovelines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公共平台 :点击添加好友——查找公众号
自闭症咨询

无法注册请点击|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平台|法律顾问:段方磊|北京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2-24 07: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