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醒的提示性特点是建立在预见性、警示性基础之上的语言、行为表现形式。以语言、行为和声像作为载体,以一个行为和一个事件作为对象,通常由主动方或相关方对当事方发出具有忠告性质的语言和信息。提示性提醒在我们的生活中实际上是经常使用的。
比如说,当我们要外出时,家长或家人都会提醒东西带全了没有,在外面要当心这个,当心那个等等。对孤独症儿童来讲,提示性提醒更是使用频率很高的做法。王××,男,13岁,现在某普通小学读五年级。由于孤独症儿童对环境具有极强的敏感性,往往老师和家长一般不带孩子到人多,环境复杂的地方。为增强孩子的社会环境适应力,训练小组决定定期带他到超市或百货商场。刚开始,在未事先提醒的情况下带这个孩子到超市,到了那里,这个孩子出现了情绪的极度烦躁和尖叫。于是训练小组在第二次出发前,对他反复提醒,告诉要去的地方和要办的事情。到超市门口时,又反复提醒他下一步行动,并由一个人与他牵着手,借以缓解他由于情绪紧张带来的压力。后来经过近半年训练,目前只需在出门前和进入超市或百货商场前对他各进行一次简单提醒,这个孩子就可以顺利地与家人一同完成购物等活动了。
又如刘××,男,7岁,现在某普通小学读一年级。由于家长从小就十分关注对他的教育康复,目前他完全适应普通小学的学习。为最大限度地改善他的交往能力,活动的参与能力。训练组设计了通过游戏的形式加强对他的康复训练。游戏题目是“猫捉老鼠”。游戏前,训练组将游戏规则告诉参与游戏的同学(未单独提前告诉刘××)。同时将参与学生分成一、二两个组。当老师发出一组是老鼠的口令后,这组同学就迅速向后跑,二组同学就去“捉”老鼠,反之也是一样。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发现刘××开始只是看别人跑时跟着跑,反应速度明显慢很多,而且经常被猫“捉”到,更主要的是他并没有真正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快乐。于是,我们有意识地对下一个要扮演的对象先行对刘××进行提示(第一次在游戏开始指令发出前提前10秒钟进行了提示,第二次间隔5分钟后我们提前6秒钟进行提示),结果刘××的反应速度明显提高,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力明显加强。特别是当他成功地捉到“老鼠”时,我们就大力表扬,他非常高兴,现在他已经逐渐适应和其他同学共同游戏,并能较好地完成多个游戏的参与,过去那种别的同学玩他在旁边看的状况得到了改善。但是,仍需要继续对他主动参加其他参与性活动的积极性进行进一步“泛化”。
通过上述事例,我们看到适当的提醒,对于增强孤独症孩子的自信心,促进他交往能力的发展,有效地“泛化”他参加参与性的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提醒的运用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正确地把握提醒运用的时机、场合和方法。
1.提醒的时机
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儿童一样具有十分积极的心理活动,只是我们无法深入其内心,无法完全理解他们许多十分微妙的心理变化。他们希望别人表扬他们,对当众批评具有强烈的抵制情绪。为防止他们各种状况的出现,必须未雨绸缪。由于孤独症儿童在接受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方面有障碍,尽管经过训练,他们仍不可能像我们正常人一样会立即做出反应,这里我们就必须要给他们留出反应的时间,因此,提醒的时机显得十分重要。上述刘××游戏事例中我们第一次提示提前了10秒钟,而第二次提示仅提前了6秒钟,这个学生依然较好地完成了任务。事后分析,我们第二次提示与第一次提示虽然间隔了5分钟,但是,显然这个学生已经了解了游戏规则,加上当时正处于他参加游戏并得到表扬后的亢奋期,信息的接受和处理正好处于一个最佳的时机。
2.提醒的场合
对于提醒的场合也必须给以充分的注意。要根据每个孤独症患者的情况和可能出现的问题,选择不同的地点进行提醒。特别是在孩子逐渐长大后,一般情况不宜在大庭广众的情况下或者在亲朋好友面前大声地公开提醒。吴××,16岁,是一所特殊学校九年级的学生。一次家长带他去宾馆见一个从外地来的大学同学,当家长们谈兴正浓时,他突然打开了房间的电视,而且把声音开得很大,这时孩子的妈妈显得很尴尬,当着别人面说了他,结果他突然出现歇斯底里的尖叫,使客人和他的父母都很难堪。半年后,他爸爸的一个同学从国外回来,要在一个高级饭店里请他们一家吃饭。为了防止上次同样的事情发生,事先除了对他进行先期提醒外,对他在饭桌上即将出现的烦躁,妈妈及时把他带到包间外对他进行提醒,然后再进去,避免了当着外人面公开指责带来的吴××情绪失控引起的尴尬局面。事后他爸爸的同学都不相信吴××是一个患有孤独症的孩子。
3.提醒的方法
对孤独症患者的提醒是多样的。通常以口头提醒为主,但是在一些场合,也可以通过手势提醒,或者口头提醒配合手势、肢体语言或眼神进行。在一些不宜用口头提醒的场合,可以事先进行强调性提醒,并与当事人事先约定好现场提醒的方法。具体方法必须根据不同的时间、场合采用灵活的方法进行。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孤独症孩子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他们的目光总是盯住一个自己确定的地方,即使需要面对某个人时,也是瞬间的目光对视。小的时候家长可以通过拉住他们的手来控制他,即使是在别人面前提醒也没有关系。但是年龄大一点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孤独症孩子也有自尊心,也知道害羞。这时如果不注意方法,容易出现各种状况。当然,在这之前需要教会他们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调整的一些方法,如深呼吸,整理自己的衣服,整理头发等。姚×,14岁,是一所普通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一次随家人参加表姐的婚礼。就餐时,他和爸爸坐在一起,妈妈有意坐在他们对面。当婚礼进行到40分钟左右时,姚×开始出现烦躁的前兆,于是妈妈立即对他做出深呼吸的样子,姚×看见后也学着做,渐渐地将自己的情绪控制住了,可是同桌的一些亲戚们并未发现他刚才调整自己的行为,事后,他爸爸、妈妈非常高兴,特意带他去他最喜欢吃的一家火锅店吃了一顿。实践证明,孤独症孩子的内心发展是与正常儿童一样的,只不过他们比同龄正常儿童发展得慢而已。
提醒既是孤独症教育的原则,同时也是一种方法。提醒对于规范他们的行为具有积极的作用。
(1)具有引导的作用。
提醒的引导作用是由提醒的性质所确定的。这是因为孤独症患者在接受外界的信息后,大脑“主机”启动慢而造成的反应迟钝,往往给外界造成智力有缺陷的假象。引导就是帮助孤独症患者在完成特定任务时,可以有效地指引他们向预期目标迈进。
(2)具有帮助的作用。
提醒对于孤独症患者来说,根本的作用就是帮助。提醒有助于孤独症患者减少失误,提高其行为、语言、学习、工作、生活和交往方式等方面的正确率,增强其勇于走出孤独症的自信心。
提醒在孤独症儿童教育过程中的意义。
(1)提醒是他们生理的需要。
疾病造成儿童孤独症患者对信息处理的困难,在一个个行为概念建立起来后,具体实施时,他们往往还是手足无措。因此,充分利用他们的听觉系统和视觉系统,通过提醒对他们进行适时的帮助,有利于他们正确地完成任务。
(2)提醒是他们发展的需要。
孤独症患者通常心理年龄较低,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力、判断力和表达能力较弱,但是他们并非没有情感、没有思想。提醒对于发展他们的健康心理,使他们能顺利完成不同年龄段、不同环境的适应和过渡,实现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提醒是他们认知的需要。
认知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心理成长的问题,而且是一种能力培养的问题。由于大多数孤独症患者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思维启动较慢,特别是思维的迁移性较差,因此提醒对于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具有特别的意义。
(4)提醒有助于规范他们的社会行为,增强其自信心。
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孤独症患者往往对如何运用正确的行为实现与道德和社会活动规则的接轨无所适从,提醒则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减少失误,增强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