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4 15:07:30 互联网 佚名 【字体:大 中 小】
从疾病的性质来看,孤独症是一种终生性疾患,虽说少数高智能型孤独症能从事学习、生活和工作,但其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往往存在很严重的缺陷。因此,作为孤独症孩子的家长应该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为孩子的康复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爱心。那么,家庭训练治疗方法有哪些呢?笔者根据临床治疗实践提出以下几种,仅供家长参考实施:
(1)社会交往训练。临床观察发现,这类患儿大多具有胆怯、怕伤害、好紧张恐惧的特点,所以,要求训练治疗必须在非常友好、轻松的气氛中进行。①父母应有意识地搂抱患儿,让患儿体验人与人接触的愉快,反复多次,并在搂抱中与其微笑、对视、交谈;②父母定期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家里玩。起初患儿不理睬,但时间一长,熟悉了,可让小朋友主动与患儿接触、交往,患儿被动参与,这也能促使患儿与他人接触。游戏尽量以身体接触为主的集体形式,如手拉手、拍手游戏,以刺激和调动患儿的注意;③父母要鼓励患儿与熟悉的成人交往。不论言语是否符合语法结构,都应尽可能地让患儿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如果出现正确的语言现象,要及时给予奖励;④鼓励患儿大胆接触公共场所。多带患儿到公园、动物园、商场玩耍,让患儿体验外界环境刺激,感受周围世界的变化及安全,才能开发患儿的社会属性。
(2)感觉统合训练治疗。临床调查发现,孤独症患儿都存在程度不同的感统失调。所以,父母首先应带患儿到医院进行感统发展能力评定,根据失调的项目不同进行训练治疗。然后根据医生的指导,在家进行有计划的感统训练,会有助于改善患儿的脑功能及行为问题的消退。
(3)行为习惯培养训练。此项训练开展得越早效果越好。因为这类患儿某些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再加上他们可教育性较差,所以,就决定了培养他们某些良好行为习惯的困难性。因此,家长应根据这一特点,把每一动作习惯分解,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进行训练,直至能够独立完成。如学习大小便自理。先让患儿学习表达便意—自己脱裤子—拿痰盂—坐痰盂—提裤子等。父母要反复训练,一有正确行为,就给予表扬和奖励。父母决不能包办代替,否则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语言训练。这类患儿只有部分存在语言现象,且多不具有语言功能,即不是主动言语,而是重复模仿别人说过的词或短句,或自言自语。父母应认真观察患儿的日常表现,掌握其主动表达的规律,把患儿的需要、特殊兴趣与语言训练结合起来,如果出现正确语言,就给予强化,否则需要不能给予满足。久而久之,患儿就能正确运用一些简单的语句表达自己的要求。此外,还可以教患儿学儿歌、学唐诗,虽不具有语言功能,但有助于患儿词的积累和运用。也可教患儿使用手势表达。
(5)数学概念的训练。绝大多数患儿没有数的概念,有的只知一个、两个。一般到5、6岁时,父母应对患儿进行简单数字概念的训练,最好给患儿买一台数学宝,让患儿与机械学习,经过反复的声音刺激使患儿对数字有所记忆,一旦在生活中遇到适当的刺激,患儿很可能做出正确的数学反应。了解孤独症的人都知道,他们对机械发出的声音很敏感,易引起注意,故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6)写字训练。这类患儿大多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好烦躁、不能安静坐下来,且体感功能差,致使很难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一般5岁后开始训练写画。刚开始患儿画两笔就跑了,但家长要耐心地。以积极温和的态度反复与患儿一起画,逐渐患儿不但对此有了兴趣,而且还能对所画的东西给予“解释”,家长应认真欣赏,以鼓励其写画,然后再教患儿笔划和字。
(7)放松训练治疗。这类患儿容易紧张、恐惧,甚至情绪大爆发。父母应根据患儿容易引起发作的情境,在发作时,既要给患儿以语言和态度的安抚,又要进行相应身体部位的按摩,最终消除紧张。切忌训斥、打骂。如果发作次数减少、时间缩短,发作停止后应给予实物奖励强化,抑制下次发作的到来。
总之,孤独症的家庭训练治疗方法很多,家长可以根据自家患儿的缺陷,采取相应的训练方法,促进其早日康复。
在训练治疗中,家长应遵循早期、实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且要根据患儿的智力及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调整训练计划,随时与治疗医生沟通,保证并巩固治疗效果,使患儿真正能够自理,真正能够接触社会,适应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