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幸接触来自国内外的大量个案,并亲自延续对个案进行干预,尤其是最近十年一直在全身心投入,对中外个案研究,探索。这期间我选择了来自不同的国家,年龄,智能不同的情况较为典型的4个孩子。(注:国外我是养教一体的干预,国内只教。)中国孩子也是来自不同的地方对比。我发现中外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干预手段。国外最大的特点是结构慎密,孩子的情绪相对稳定。
下面是国外孩子的简介:
养教起始时间
| 国家 | 名字 | 年龄 | 2000年9月 | 美国加州 | Donny | 9岁 | 2005年3月 | 加拿大 | 文 | 3岁 | 2006年5月 | 美国 | 杰 | 13岁 | 2011年6月 | 美国 | 龙 | 11岁 | 他们的状况是:
语言方面 |
1 Donny、阿文无语言
2 杰与龙有简单的语言(只会英文的单词)
| 自理方面 | 只有杰能独立完成 | 情绪方面 | 都相对稳定,极其快乐 | 特点 | 都属于视觉能力(阿文除外)
认知能力都比较差,智商在20~30分左右
| 总结的国内外对比:
| 国外 | 国内 | 着重点 | 着重的教育是结构,(我最欣赏)是他们对孩子情趣,兴趣的培养。对于认知是量力而行。
| 着重点是认知,家长花大量时间搞孩子的认知,拔苗助长。
| 师资力量 | 专业一条龙家教结合,全方位启迪。 | 我行我素,随意性极强。
师资力量是我国最大的致命点 | 教育者 | 训练家 | 理论家 | 家长心态 | 健康,平和。
| 亚健康,心急如焚。 | 自理 | 生活自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从小事一点一滴做起。
| 父母家人包办。
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
| 智能开发 |
开通上行系统,逐步完善下行系统。
全方位启迪。
| 本末倒置,强化下行系统。
单一的训练。
| 社会融合 | 人人平等
融入社会
|
冷眼相待
闭门造车
| 后果 | 基本都能自理,家长无后顾之忧。 | 只有极少数人,能回归主流。
大多数人还要养护,家庭负担沉重。
|
中国的最大误区:
1 师资力量:极其薄弱,提供给家长完整的可行训练计划寥寥无几。对每个案体的教法几乎是千篇一律。
2 家长:不知从何入手改善教育孩子。每天带着孩子东奔西跑去机构,医疗。耗时耗量,心理经济负担沉重。
3 胡子眉毛一把抓,没有专业人员辅导,只能靠自己摸索前进。
4 只在意早期教育,忽略了早期全方位的开发。你孩子会的东西,我孩子一定要会。不考虑自己孩子能力是否能达到。
5 家长胆子大,什么都要尝试。只要听到看到能改善孩子状态的就去做,不惜任何代价。
6 养与教完全脱离。不懂自闭症的主要特征,他们的“特长”,尤其是新的家长。我们的孩子很难体会到“成功是成功之母”的快感。
7兴趣:兴趣永远第一,没有兴趣,就没有一切。有了兴趣,伟大的成绩便随之而来。
综上所述,每个自闭症儿童的表现是千差万别的,但也有一些共同规矩可循。
首先在教学中我发现,从认知发展角度看,自闭症儿童感知外界的优势感觉渠道通常是视觉。视觉提供的信息在一定时间内基本不变,接受较容易。大多数自闭症儿童都主要依靠视觉或听觉的单通道学习,且统合这两个通道信息是有困难的。而国外就大量采用他们的视觉,结构化教学、视觉提示、运动来提高他们空间知觉、运动知觉、感知觉。因为以视觉(同时性处理)信息,经常是过目不忘。同时,理解视觉信息也相对较快,他们能很快掌握。而听觉呢?你要反复提示,听觉的孩子语言都很好,你能让他重复但根本不理解。实际是他根本没有进行“视觉信息登记——转成视觉信息——视觉加工——执行”的程序。表现出“视而不见”的状态。从情绪角度来看,大多数情况不稳定。内心多紧张焦虑,恐惧外界环境,行为表现退缩,被动,不尝试任何新事物,多动不安等。另一类,情况比较稳定,主动与人交往,主动频繁地提各种要求,在新环境下也能专心玩自己爱玩的东西等。如此众多的类别需要我们采取不同的应对之策,同时互相借鉴,使用多种康复手段对症下药。国外正是抓住了这两点对孩子进行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这正是我们国内的自闭症教育所缺失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