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妮是个八岁的自闭症儿童,在加拿大的一所小学就读二年级。她有语言功能,学习还可以,但是行为却有很大的问题。自从到学校上学以来,有一个行为一直困扰着老师,因为她上课总是大喊大叫,致使其他学生都无法正常上课。有时在学校走廊里也大喊大叫,学校的同学都躲着她走。
针对珍妮的行为问题,学校对孩子的行为功能进行了分析, 并用两个方法进行干预。 老师给珍妮编写了一个社交故事,通过社交故事给珍妮讲解同学的“观察”,试图通过这个“导航” 使珍妮明白同学们认同的学校规则。刚开始社交故事起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时间长了,珍妮的行为问题又出现了反复。 老师又用了第二个方法就是“角色扮演”。 用娃娃来扮演珍妮的大喊大叫, 让珍妮来安慰娃娃。珍妮会很好的完成角色扮演,也会很好的安慰娃娃, 但是她却不能把这个技能应用到自己的实际课堂中。也就是她的行为还是同以前一样。
最后,老师把珍妮在教室和学校走廊大喊大叫的过程都录制下来给珍妮回放。老师问 :“汤姆是什么表情?” ,珍妮回答:“是生气”。 老师又问:”汤姆为什么生气?”珍妮回答:“因为我大声喊叫”。
通过几次回放,珍妮“看到了”自己的行为。第二天,奇效发生了。珍妮没有大喊大叫, 而且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这个行为问题。
在自闭症行为干预时,善于运用视觉辅助的方法,让自闭症儿童“看”而不仅仅是“听”到,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