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闭症论坛-自闭症家长交流第一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64|回复: 0

提升自闭症儿童的社交技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5 10: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展“透视”别人的能力时,儿童会逐步把来自不同社交处境所获得的数据在大脑里分类归档,从中建立起不同的“社交数据库”。社交数据库里的数据有人物、他的态度和社交行为等。

有关研究均发现自闭症孩子存放在脑中的社交行为数据是杂乱无章的,因此每当他们面对社交处境时,便无法提取相关的资料,从而作出恰当的反应 (Gray, 1996)。

社交故事是美国辅导员格雷 (Carol Gray)所创。这是一种透过说故事的方式,协助自闭症孩子重建社交数据库的训练方法。透过重复的背诵和覆述来把一些社交常识输入孩子的脑中,以增进他们对社交情境的理解,使他们面对相似的社交情境时能主动地、自发地作出适切的回应。

格雷指出“每个社交故事都是一个过程,而故事本身就是这个过程的成果”(格雷,2003/2002)。这句话说明了社交故事这种协助方式是十分着重整个过程的。

由家长开始编写故事,把故事介绍给孩子,再从观察孩子表现加以修改故事,到淡出故事。

当中的故事内容经过不断修订,直到最后这故事取得成效后,这故事的最后修订本也成为整过教导与写编过程中的“成果”了。而故事本身是协助自闭症孩子明白社交环境的要求,同时也帮助成人明白孩子在社交上的需要。外国的研究也证明社交故事是可以协助自闭症孩子适应社会情境的,但必需配合个别学生的独特性、视觉支持和系统化的内容等(Gray & Garand, 1993; Mayer Johnson, 1992)。

一 、教育为本 社交故事不是用来控制孩子行为的手段,而是以教育为本的。

二 、先探索行为原因及成长需要 社交故事的题目是按孩子的需要而决定,所以编写故事时家长需要多理解及调查孩子某些行为出的原因及了解他们的真正需要。
三 、孩子角度出发 家长在编写故事时,要从孩子的立场和角度出发,使他们明白及认同那场合或情况需要。

由此看来,编写社交故事的第一步便是从关注行为当中考虑孩子可能面对的困难,然后推断出孩子需要理解的社会目标,以定立社交故事的主题和焦点。

就笔者的经验,社交故事能否成功很大程度是取决于家长能否在这阶段解开孩子不恰当行为的征结。

如家长能与孩子身边的人,例如孩子的兄弟姐妹、老师及社工等成立编写小组,能以不同的角度作客观讨论是成功的关键。



下面列出一些由观察行为而推断出来的社会规范﹕

观察孩子的行为 孩子需要明白的社会目标
孩子不肯在黄线后排队 为何孩子要在黄线后排队?怎样在黄线后排队?孩子何时需要在黄线后排队?
孩子只站在操场旁边,看着其它小朋友玩,没有参与。小朋友在操场做些甚么?怎样开始与其它小朋友一起玩?
   
从上表的社会规范来看,社交故事很多时是解答社交情境中出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是自闭症孩子未能理解,以致不能作出恰当的行为来配合情境的需要。

另外,社交故事中所用的语言也是以正面为主。要是故事内容需提及一些负面行为时,家长须小心处理。

这类故事一般也是以较概括的语调来写的,例如“有时候,同学会犯错……”。



下面列举了一些以较正面的语句说出负面行为的例子,以供参考。

孩子较负面行为 家长可教孩子用较正面的语调说出表达

我害怕吹风机 有时吹风机会发出噪音
我会尝试不奔跑 我会尝试慢慢走
   
下面节录了一篇教师所写的社交故事以供家长作参考。这故事是一位教师为一名经常打同学的自闭症孩子而写的。

编写前,该位教师观察了孩子一段时间,发现他打同学的原因是看到同学不依照老师的指示,犯了错误。教师所编写的故事有引子、主旨及总结。内容主要指示同学犯错应由谁处理及孩子的责任等,希望孩子理解自己的角色,并作出恰当的行为。

故事标题:与老师合作的方法

故事内容:

每个同学有时候都会犯错,我有时也会犯错。当同学犯错时,老师会教导他们改过,这是老师的责任。

同学犯错时,老师会处理;我犯错时,老师也会处理,若同学犯错,将同学交给老师处理,我便是与老师合作。

所以,下次同学犯错时,我会试试告诉老师,让老师来处理。老师就会觉得开心,话我听话。



组成社交故事的句子是有特定的格式,家长需多加留意以取得理想的管教效果。社交故事主要是由四种句子组成,下面便详列了这些句子的特点和例句以供参考。

描述句

句子特点:具体及客观地描述事情发生时,周遭环境的情况有关人物的行为等。

例句:每个人的头发都会生长。有时候人会去发型屋剪头发。

   
透视性句子

句子特点:关于别人对特定事情的想法、感觉等,其目的是把别人的观点解释给孩子知道。

例句:很多人认为头发太长会不整齐。若果我将头发剪短至肩膞,妈妈会觉得我又漂亮又整齐。

   
肯定性句子

句子特点:表达大多数人对特定情境的共同意见。

例句:所以,头发长了就要剪短。剪短头发是很重要的。

   
指示性句子

句子特点:提示孩子在某场合应作出的适当反应。

例句:我可以试试将头发剪短至肩膊。我会尝试依妈妈说的话去做。

   

句子比例:

指示性句子:0-1  ;

描述性、透视性或肯定性句子:2-5。

即每出现零至一句指示句子,就必须附有二至五句描述、透视和肯定性句子。



上面的句子比例可以看到在社交故事内不一定要有指示性句子,却必须有具体及客观性描述周遭环境、人们的感受和反应的描述、透视和肯定性句子。让自闭症孩子明白人们的感受,理解别人对社交情境所作出的反应,从而引导孩子自发性地做出所描述的行为。



当家长完成社交故事的初稿后,便需要与其它照顾者共同修订故事,然后尝试各孩子讲授故事,讲授社交故事的时候,必须注意以下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 、轻松环境。选一个较轻松的环境;整个过程也保持轻松愉快。

二 、轻松心情。介绍故事时尽量避免使孩子感到不愉快,因为不愉快的情绪会阻碍他们学习故事内容及接受故事内的指导。
三 、坦诚语气。 以坦诚的语气来介绍故事是十分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开场白:“我写了一个故事给你”,“我有一个关于***的故事,我们一起看看”。
四 、亲切坐姿。 坐在孩子旁边,稍稍向后,与他一起看故事,慢慢的讲给他听。
五 、日日复习。 复习故事是必须的训练,初期是每日一次,但不一定是由编写故事的家长与孩子重温。
六 、群体支持。 示范读出该故事教导及邀请在孩子心目中地位较重要的人物协助孩子复习有关故事。
     
良好而有效的沟通必需建基于互相尊重和适应。本文所列举的两种协助自闭症孩子的方法也是以这原则作基础,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家长也需不断认识自闭症孩子的个性、特质与需要,才能为他们提供准确和适切的环境数据,从而协助这些孩子辨识社交环境的要求。

心智解读训练与社交故事也是离不开以“视觉提示”来助自闭症孩子明白社交环境,从中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心智解读训练主要是协助孩子明白情绪和信念的基本概念,并引导他们处理负面情绪时作出恰当的反应。

而社交故事是希望借着与孩子思维配合的短故事,来引导他们对不同社交情境的认识及理解不同情境对他们的要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公共平台 :点击添加好友——查找公众号
自闭症咨询

无法注册请点击|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平台|法律顾问:段方磊|北京自闭症论坛

GMT+8, 2025-1-23 09: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