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特殊孩子的训练是个劳心费力的事。孩子不配合,强化物没用,语言训练效果来回反复,会说话了但是不知所云,交流能力亟待提高……实际上如果我们仔细探究,就会发现一切训练想要出效果,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加强孩子的认知。 不说话,还是“听不懂” 很多宝妈反映,孩子根本坐不下来,“没法教”,或者,怎么教都不说话。其实换个角度看,我们说的他们真的听懂了吗?我们生活中运用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连词,各类句式等等都是用来描述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梦想……。而这些都基于我们的生活经验和实践。孩子初生到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多少生活经验和生活实践。同时感知觉、运动觉、身体发育等方面都在生长过程中,所以我们想让他们“说出来”,先得让他们“能听懂、能认识”,这个就不仅仅是练习发音或简单模仿,而是真正要让孩子理解内容。需要研究他们的认知和接受能力,顺着他们的认知规律进行相应的引导和训练。 我们教孩子命名,目的是让孩子日后能够灵活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不是让孩子知道“那是苹果”就完了,而应该让他全面了解“苹果”。它是什么形状,什么味道,什么口感,什么颜色,属于水果,等等。目的是你拿出一个苹果,孩子知道并能主动说出这是“苹果”。以此类推,全向训练孩子的语言理解、沟通、表达的能力,而这一切的基础,是认知。 培养认知,是多方面综合努力的成果 一个表征为“不说话”的孩子,为什么要练习眼神对视、安坐、动作模仿、感统协调、手眼配合、双手配合、非语言表达……因为人体是一个整体,每一种机能都是互相联系的。人们和世界的互动得从接受外界信号开始,人脑在综合各个感觉器官所传达的信息,并综合整理后得出一个总体的认知和判断,接下来才会做决定并付诸实际行动。所以说认知——思索——判断——表达/行动是一个整体过程,缺乏前面的环节,后面的不会正常。 教孩子说话,远不是单纯“教”的过程,而先要观察、理解孩子的一言一行,研究孩子的认知方式。然后因地制宜地引导孩子,让孩子正确理解事物,并运用最恰当的“工具”(语言或肢体语言)去与人沟通。在命名、仿说等初级阶段过后,应适时进入提问、要求等训练孩子“主动表达”的阶段。当孩子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时,就说明他/她理解了语言的工具属性,开始进入“社交模式”了。 引导孩子,一定要有耐心 在昕悦飞扬往日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焦急的家长,总是会被问到“多长时间能让我的孩子说话”这样的问题。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万事“欲速则不达”,特别是在特殊儿童训练这种内容繁多且技巧性强的项目上,更要有恒心和耐心。 孩子的表达能力本来就弱,即使正常的孩子也很难清楚地表达某些意思。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因为缺乏耐心或者疲惫等原因,往往在训练过程中带着无形的消极情绪。其实孩子是能感觉到这种的消极情绪,并且会受到家长的影响也变得消极。这样无形之中也会让孩子越来越不愿意说话。由此可见耐心的重要性,这个不只是上多少个训课,请多好的治疗师的问题,而是要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把握各种机会来训练孩子的主动表达能力,当孩子会主动表达后,再将其泛化到生活当中去,最终达到融入社会的目的,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