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教孩子沟通前,家长要掌握的六个步骤:
(1)找到孩子想要努力的目标
虽然患有孤独症的孩子对于沟通和社会性互动普遍没有兴趣,但是需要知道的就是每个孩子都有他最想要的东西,所以家长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跟他练习。一般来说比较常用的会是食物或者玩具。试想想当我们手中拿着孩子最想要的东西的时候,对他开口说话的要求就显得不那么艰难了,最棒的就是当孩子真的开口说那个东西的名字的时候,家长能够非常及时地把他要求的这个东西奖励给他,那么他以后说这个东西的名字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2)示范要求的正确表达方式
当我们确定了孩子想要我们手中的物品时,我们就可以给孩子示范,记住这时候用的最好是简单的词语,例如,孩子想要“饼干”,我们就示范说“饼干”,然后等待孩子的模仿。在最开始的时候,孩子会不断用不同的行为去挑战家长,比如说哭闹、发脾气,目的就是想得到物品,如果在这个时候家长坚持住了,没有妥协,那么孩子就会渐渐学会用语音表达来代替哭闹。
需要注意的是,在一开始孩子不太可能会发出要求的发音,例如:“饼干”,他可能只发出“卜”或者是一点关系也没有的音,如“啊”,但是这都没有关系,因为孩子已经在努力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把他想要的东西给他,作为他努力的奖励,然后逐渐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孩子的发音向正确的要求靠拢。
(3)让孩子自己主动说话
当孩子能够在家长提示的情况下说出自己的要求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制造机会等待孩子主动说话了。可以首先把孩子想要得到的东西让他看到,然后等,看看孩子能不能主动做出语言的尝试。如果有,那么记住夸奖孩子,并且马上把这个物品给他,千万不要让孩子再说一遍,或者是让他说给身边的人听。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奖励,你不希望孩子为了得到一样东西付出太多的努力,因为如果说话反而让自己更难得到一样东西的话,孩子就可能放弃了。
如果孩子还不能,或者说不懂得你的意思,看到东西后没有主动说出东西的名字,那么我们就回到之前的那一步,家长说:“饼干”,然后让孩子模仿。这个时候,因为是模仿的情况,我们可以奖励他小一点的饼干,等什么时候他是主动自己说出“饼干”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奖励他一大块的饼干了。因为你必须差别对待他的不同回应,他才会知道如果自己想得到一块大的饼干就要主动说,要不然就只能得到小小的一点了。
(4)加强沟通的互动性
家长不断要求孩子开口说话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语言必须要在针对性和实用的情况下不断练习。比如说:孩子喜欢被家长抱起来并抛高,那么家长就可以利用这些机会让孩子说“抱”,然后家长把孩子抱起来,接着要求孩子说“高”,家长再把孩子抛高。因为是孩子喜欢的活动,所以他会更乐意去用语言提出要求,这么做除了练习了语言能力,也加深了父母与孩子情感上的交流。
(5)开始准备和孩子对话:教孩子说话切忌拔苗助长,他刚会说几个字,就急着教他说短句子。
一般建议当孩子拥有五十个或者更多的词汇量时,家长就可以开始教他们短句了。例如:孩子喜欢吃饼干,家长就可以教他说“我要饼干”;孩子不喜欢喝牛奶,就可以教他说“不喝”。在和孩子开始对话的这个阶段,还要留意的就是一开始就需要和孩子练习不同的说话方式,但是所表达的内容却是一样的。例如:“我要吃饼干”、“我想吃饼干了”、“我可以吃饼干吗?”、“请给我一块饼干”等,这些所表达的目的都是孩子想要饼干,但是说法的方法各不相同,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变换着方式去教孩子提出要求,务求孩子话说得更自然。
(6)鼓励孩子给他加油
当孩子开始有语言的时候,家长的烦恼大部分是纠结于孩子怎么大都是要求性语言,其实这是正常孩子在运用语言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懂得提要求了,接下来就可以和孩子练习标识性语言,例如:拿出一个东西,问孩子这是什么?
接着还可以教孩子问问题,例如:“我们要去哪里?”、“这是什么?”、“这是谁的?”,要记住孩子开口和你说话,已经是他融入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家长要做的是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教孩子和自己对话,和社会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