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尝试用另一个角度解释:
『这就是他的互动方式,他哭闹您出拳,对孩子来说这就是等价的交换条件,对他或许是一种游戏(痛感也是一种刺激!)』
『转移您的注意力,因为要逃脱您要他做而是他不喜欢的事尤其是复健或功课!』
我曾经担任教育部的访视委员,到高中学校指导老师如何面对及教导自闭儿,分析孩子的不适当行为的涵义。
案例;
有一个单亲的自闭儿,母亲平常忙於家计对孩子很严格,如果老师打电话投诉,回家就会被修理一顿。常常不写作业经老师投诉回家就被修理,但是修理过後老师并没有继续要求作业,这就是〔等价交换〕 被修理=不用写作业了
自闭症互动的技巧虽然不好,但总是能达到目的。
这个孩子还有屡试不爽的一招,他最喜欢吃香肠等肉类,吃中餐时看到同学便当内有香肠,就会一手抓住然後问同学:『你的香肠给我吃好吗?』,您认为他达到目的了吗?被识破之後他就跑去学校餐厅表演这一招!
所以,不要小看孩子〔自闭〕≠〔智障〕,您可能被他看穿了,对他而言惹毛您是小事一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