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闭症论坛-自闭症家长交流第一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65|回复: 0

RDI理论基础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22 23: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活动设计体系化
人际关系发展能力是一个细致的、有层次的系统,这种技能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训练,儿童在关系发展中取得的每一步成功都为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因此,RDI是一套循序渐进的系统训练课程。首先集中建立孩子的动机,在此基础上系统而逐层地发展患儿的能力,整套课程包括了几百个和特定游戏相结合的能力发展目标,能精密地衡量孩子能力发展的边缘水平,有利于针对不同患者的发展状况特点,制定个别化、体系化的训练方案。
3.强调家长的引导式参与
家长也是治疗的准备要素之一,家长也要学会治疗计划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并与治疗师参与教育课程。我们应使家长认识孩子病症的原理,并了解孩子在经验分享互动上的先天缺陷所象征的深层意义。“引导式参与”(Guided Panicipation)一词来自俄国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其含义是在一段互动关系中,高能力个体在活动的开始承担大部分组织与维护互动的责任、逐渐地协助能力较低的伙伴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活动。在RDI中,倡导家长的引导式参与有多方面的作用:⑴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治疗训练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仅靠专业治疗师在有限时间内进行训练远远不够,因此,在家庭中建立“RDI”式生活模式,有利于将治疗训练常态化、长期化;⑵教会家长一系列引导孩子发展的方法,在家长掌握了RDI最初的几个阶段之后,孩子就会表现出更多责任感来监督和调整自己的行为;⑶RDI课程将训练要点和日常生活相结合,家长的引导式参与会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更多的“训练契机”,有利于患儿习得技能的迁移。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RDI是着眼于自闭症儿童的核心问题,同时融合了儿童发展理论、交际理论、学习理论,并考虑到了自闭症本身复杂性的一种干预训练方法。该方法倡导建立丰富多彩的“RDI”式家庭生活模式,重视治疗和训练中的生态学效度,体现了当前心理和教育领域中人本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取向,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应注意的是,由于RDI面世时间还很短,目前尚无有关经过RDI训练患儿的长期追踪资料及训练效果的对比研究,也没有对RDI训练中各阶段的划分、各阶段游戏与其训练目标的衔接等问题进行严谨的分析讨论或实验验证。因此,我们在借鉴RDI方法时,应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同时,也应注意到我们的民族文化特点和自闭症儿童之间巨大的个体差异,在具体的训练游戏选择上不可机械照搬、盲目追捧。
治疗原则
即使只是要学会最简单的经验分享行为,也需要全然不同的能力,RDI能够使患者培养这样的能力,这是一般社交技巧训练所做不到的。经验分享互动具有两种本质特征:持续不断的变化与不可预测性。在这种互动模式下,制式或分离式的学习是行不通的。因为无法预测互动对象的下一个动作,所以。我们无法使用任何公式或剧本,教患者如何针对这种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互动模式,来做个别的制式化反应。RDI介入有以下三大基本原则:
1.社会参照:经验分享互动的基础立于“社会参照”,这是处理认知与讯息的高度专门形式,可称之为“你我”思考(“you-me”thinking)。社会参照能力使孩子能不断地解读、诠释他与社交搭档间的关系,以判断他与对方协调的程度高低。执行社会参照的能力与意愿,是培养经验分享互动的基础。持续而快速地在自己与他人间做比较,是社会参照必备的能力,而非等待观察某个特定的线索指示。孩子学会评估同质性的高低,以及/或者他与搭档个别正在做的、感受到的、认知到的、思考到的某件事情,在这两人之间的协调度高低。例如,我们无时无刻地在参照着大家的面部表情、在房间其他角落的动作、注意的焦点,以及大家的想法与喜好。而完成参照这各种变项的动作,大概只需几秒钟的时间。社会参照的复杂之处在于,进行参照评估的同时,互动行为也同时持续着,互动动作继续进行,变化也不断发生,对新事物做反应,以及新的感受与想法也不断产生。一旦遗漏了任何讯息,也几乎无法倒带重来,互动持续地进行着,没有暂停或休息的时刻。最常见的状况是,我们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也必须执行参照的动作,例如一起跑向椅子,或者一起看着天空中一只有趣的鸟儿。社会参照的重要性在于在任何行动或表现的前后,不断评估两人关系的状态,这全然改变了社交介入的本质。孩子不再需要依赖一连串的机械式反应,因为这种反应不见得适用于当下的社交情境。当我们教导患童去了解,如何在动态系统下运用社交技巧,由于在该系统中,重要的讯息常出现在持续流动的相互回应中,因此,我们也为患童开拓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2.功能优先于方法:尽管某些社交技巧训练计划指导的某部分技巧,可以应用在经验分享互动上,但这些训练却没有任何正式的评估,来顾及孩子的心智发展,是否已经成熟到得以理解该层次的经验分享互动所能带来的回馈,以及从事互动的原因。就算经验分享互动提供了再多的情感连结,孩子也无法理解。因此,这些技能便鲜少被用到,或者被使用错误。尽管指导孩子的社交技能可以被善用在经验分享互动中,但若没有在初期先评估好孩子的心智发展,是否成熟得足以理解经验分享互动的价值,那么,各种训练徒劳无功的残酷例子就会随之而来。事实上,很多研究表明,心智缺陷已经成为现今判断是否患有自闭症的定义指标之一。也有一些研究者(赛门·巴伦何翰博士以及他在伦敦的研究团队)提供了心智理论技能的指导方式,开设课程以指导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学习如何了解他人的想法与对事物的看法。但在后续追踪中,这些孩子在社会中的实际行为表现让人沮丧,因为他们在与一般人的交谈中依然故我,依然无法对他人的内心感到好奇而产生兴趣。这样的结果也并不意外,因为这个研究团队并没有在上课前,先个别评估这些孩子的心智成熟度,是否已经足以理解这些新的社交技能对他们人生的重要性。即使对于正常发展的孩子而言,也只有在意识到自己想与社交搭档分享更深层的经验——也就是了解到情感真正的功能之后,才会逐渐学习新的情感互动方式,也就是经验分享的方法。为了从经验分享互动中获得更大的回馈,孩子愿意去追求并花费大量时间来精通许多困难的社交技能。所以,在RDI中,我们应该在仔细判断过孩子的心智发展已经臻于某个程度之后,再去教导他们适当的社交技能,而这种心智发展的成熟度与孩子的年龄无关,他们理解、使用这些技能的能力,以及珍视这些技能的能力,才是判断的依据。换言之,我们在介入之前,应该审慎地评估患童心智发展的阶段,让患童有能力了解他们所学习到的技能的意义,孩子便能真实地体会与他人互动所带来的喜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公共平台 :点击添加好友——查找公众号
自闭症咨询

无法注册请点击|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平台|法律顾问:段方磊|北京自闭症论坛

GMT+8, 2025-1-23 10: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