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孤独症儿童在客人家里,拿起桌上的苹果就吃,母亲夺下苹果,教孩子一定要说“阿姨,我可以吃苹果吗?”这句话。孩子眼睛盯着苹果,鹦鹉学舌地说了一句:“阿姨,我可以吃苹果吗?”然后根本没有等主人回答,就拿起苹果吃起来了。
孩子的鹦鹉学舌并没有构成真正的礼貌用语和礼貌行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学会这个行为,孩子需要理解5个问题:
1.自己到了别人家,阿姨是主人,我是客人——这是儿童对主客身份的理解。
2.苹果是别人家的一 -理解“物”的归属权。
3.我要吃苹果,先要得到主人同意——这是对主人所有权的尊重。
4.我提出要求以后有两种可能:主人同意或者不同意。根据“主人要热情待客”这一交往规则推导,主人应该会同意的。
5.如果我这样做了,既能吃到苹果,又能获得主人对我的好印象。
儿童如果没有理解这些内容,只是鹦鹉学舌,虽然履行了程序,但是,行为本身依然不符合社会规范要求。如果孩子理解了上述关系,并且明白自己行为正确与否,关系到主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并且期待着主人对自己正确行为的夸奖的话,那么孩子就会暂时主动克制想吃苹果的欲望,等待主人许可后再吃。
因此,在一个社会性行为的背后,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的支持。如果没有认知理解基础,没有社会情感支配的行为,只能是一种机械行为,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