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闭症论坛-自闭症家长交流第一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77|回复: 0

儿童过动问题的改善与介入模式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8 19: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难发现,过动的孩子在学校、家中及外面,经常会有出人意料的行径,令大人不知如何反应。例如,散散的,粗心大意,经常意外受伤,爱插嘴,神游,漫不经心,东西丢三落四,书包忘记背回家,上课中突然起来走动,字写的开开的或部首颠倒不像一个字,背书背很久,功课不能自己如期写完,总要大人再旁盯看。严重者,活动量特别大,好动,不能静静坐着,动作大,粗鲁,破坏力强,拆解玩具家具,除了睡觉,身体某部份永远在运动。因此造成别人不等程度的干扰。
   
有过动现象的孩子,可能患有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候群,也有可能是其它发展迟缓障碍合并的一个现象,例如,自闭症,智能不足,语言沟通障碍…等。因为不理解语言,无法配合指令动作。行为表现出与场景不能配合的现象。有过动现象的孩子,由于有不等程度的行为抑制困难,自我控制不足,及动作执行上不流畅,所以合并有过动现象的孩童在处理讯息过程比一般孩子费时费力,计画组织力不佳,能表现的成果也较差,在适应一般家庭学校生活格外困难,是更需要大人的协助。
   
处理及介入的模式,建议老师及家长以良性的互动为基础,用清楚的指导语,合理的目标行为设定,有原则的一致贯彻来帮助过动的孩童,了解自己的行为结果,一次又一次的增进自我控制。
   
首先大人应注意管教的态度。当介入时,是以帮助孩童改善行为为目的,而非发脾气。所以溺爱放任,或过于严厉威权都不好。有清楚的界线规范,适当管教的效果最佳。而父母双方管教原则也要一致,面对不当的行为,处理原则要一致。一个扮白脸,一个扮黑脸,易使孩子产生混淆,不能建立守规则的习惯。

关于指导语的部分,要清楚。包括要做什么行为,清楚的步骤,简单的原因,及预期的结果,并以肯定句代替“不要...”。譬如〝坐在椅子上〞代替〝不要动”,〝慢慢走〞代替〝不要跑〞。避免空泛模糊的字眼以免孩子不知道到底该最做什么,如“要乖乖的”。家长应事先清楚的告诉孩子做什么,不要等他在无聊之际,已做了某些事后,才再说〝不要乱动〞,〝不要跑〞〝不可以〞。

家长及老师根据孩子的生心理发展(如:心智,情绪)做合理的目标行为设定,这样要求孩子才合理。家长及老师也应同时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善用增强良好行为及去除不良行为的方法帮助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
                          
关于行为处理原则,分别说明如下:


l  增强良好行为的方法-奖励原则:
   
一般而言,奖励会增加该行为出现的机率。奖励的方式包括获得喜欢的物质与夸赞。父母/老师想增强孩子的良好行为,应善用奖励记点代币制度。

1.目标行为的设定:根据儿童不同的发展阶段及能力发展,而非家长/老师自己的期望,设定目标行为。

2 行为增强物的选择,根据孩子的喜好来选择,譬如有趣的活动、 玩具、糖果、食物、夸奖、陪伴孩子一起玩等。

3. 清楚约定何时给,那一种正向行为出现时给,且确实要给。
4. 何时给,要事先告知,孩子可预期,便会努力完成。
5. 家长及老师不要吝啬给孩子肯定正向的回馈,应适时给予孩子口头上的夸奖。
6.  重复说出孩子做对的行为,来加强良好行为出现的机率。


2 去除不良行为的方法-处罚原则:

处罚可暂时削减不良行为,但无法教导孩子做出应出现的良好行为。可接受的处罚方式包括忽略,隔离,责骂,没收,禁足。不建议父母/老师使用体罚,因为体罚日后会出现副作用,如赔上亲密的亲子关系,造成孩子的负面情绪,攻击性及报复感等。

1.  目标导向,不必发动情绪。
2.  处罚〝坏行为〞,不是处罚〝人〞,避免使用不好的字眼做人身攻击。


3. 根据轻重缓急,不良行为分成“绝对”与“相对”处理的准则:

绝对的不良行为:指〝犯不得〞之行为,例如打人、伤人、 说谎、偷窃、玩弄危险物品等,可能伤人害己的行为。应事先清楚告知孩子,什么行为绝对不行。当出现绝对的不良行为,一定立即处理。
  
相对的不良行为:指一些无法急着马上改过之事项,例如吃饭慢,动来动去。建议使用渐进式的方法,慢慢改善。        

4.  以阶段性目标为导向,一个阶段选一个目标,一次处理一种问题行为。分轻重缓急来决定目标。


为了更精准了解孩子行为模式,家长/老师须做记录,以免受记忆夸大不良行为的影响,过度抹杀或忽略儿童行为些微之变化。依据记录,来调整行为管理的策略运用。规则的实施,需要大人小孩一起贯彻,变成共同约定的习惯。家长/老师可参考下列表格填写。日后亦可依此记录,向医师咨询。


面对有过动现象的孩子,家长及老师尽量让孩子在常态的生活环境中学习,以下的策略提供参考:

1. 自我控制加强〝停看听〞的训练。
2. 对于较小或严重过动的孩童,大人应注意他们的安全,制造安全的环境,安排可发散体力之玩具与活动空间。
3. 增进沟通的认知行为技巧:加强口语表达,用“说”代替抢,踢,打等动作。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来,生气是很自然的情绪反应,建议他用可接受的方式来发泄他的愤怒,譬如打枕头,找妈妈,找老师。而非强烈的肢体动作。
4.融入同侪,找同伴互相监督,而非隔离。
5.放松技巧的训练,如深呼吸。
6. 将复杂的工作单元简化再予以重组,帮助孩子有耐性的完成。
7.教孩子自我提醒察觉,把常发生的事,编成短句自我提醒。
8.增加问题解决的技巧:所有的生活技巧都需要反复一再练习。
9. 对时常插嘴的儿童:事先约定,说话前要举手,给予机会表现,趁机教导适当的说话技巧。
10.对动作大的孩子:动作大的孩子通常在大肢体或精细动作的协调性不佳,不是故意要伤人。老师可提醒孩子,有问题要找老师,有话用说的,不可动手。同时,老师的距离最好保持与孩童在视线可接触的范围内。
11. 坐不住,活动量大的孩子:设计工作给他做,利用他坐不住的特性,做些有益大家的事,同时,孩子的短暂注意力,暂时有个舒缓。


老师与家长要多沟通联系,校方与家庭合作,共同拟订行为目标,一致的约定,共同查看孩子的实际状况。早期处遇,以减少随后衍生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公共平台 :点击添加好友——查找公众号
自闭症咨询

无法注册请点击|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平台|法律顾问:段方磊|北京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1-23 13: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