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就是用一般约定俗成的方式来交换彼此的信息,包含语言、手语、文字、图片或摩斯电码等。
孤独症儿童通常有沟通技巧上的困难。典型的例子是,他们通常会引导及操纵大人的手,去获取他们想要的东西。这不是正常的沟通方法,因为孤独症儿童并没有把需求表达出来。只是把大人的手当作物品使用,就像大人常用棍子去拨落卡在树上的球(注意其中细微的差异,一定要把需求表达出来)。有些孤独症儿童很容易认识物品的名词,但对抽象名词或相关意义 则感到困难。有些孤独症儿童会讲一些句子,但没有办法自发性的运用它们来构成有意义的谈话。
孤独症儿童通常对文法结构能力较弱,通常只会使用已经学会的句子与其结构。假如仿说不加以修正转化,也许仿说会成为终身语言。
接受性语言是一种了解的艺术。 在表达自己之前,一定先要能够了解别人所有的沟通信息(包含语言、肢体、眼神与各种信号的意义),包含认识物品名称,词汇的意义等,都是接受性语言。
下面是一些接受性语言的技巧,帮助孤独症儿童学习各种沟通的意义,并集中在语言本身与它的沟通功能。
1、指向与要求
用手指头指向物品或人物,是婴儿发展上最早的沟通本能,是最容易教导的沟通技巧。
a、拿着孤独症儿童想要的食物或物品,不要直接给他。拿在距离他拿得到的范围之外一点点。向他说,你要什么? 或,指给我看你要的东西。
b、扶着孤独症儿童的手并帮助他伸出手指头指向物品(用小孩惯用的手)。
c、一旦孤独症儿童正确的指出,立刻给他,作为加强物。 当指向与要求的方式慢慢发展成形后,孩子比较不会有挫折感。同时要不断的变化目标物品,使孤独症儿童得以把这个技巧类化(一般化)。
2、眼神的接触
眼神的接触等,对于专注与学习非常重要。同时也是大众公认的语言行为之一。孤独症儿童为什么很少有眼神的接触,这个机制有待研究,是处理感情的杏仁核体出问题的缘故吧。
眼神接触也是将来孤独症儿童融入社会必须具备的要素之一,最简单的方法是拿着孤独症儿童喜欢的食物或物品,蹲下来在与他等齐的视线,提示说“看着我”。但是这种方法一定要尽快放弃,改用比较具有社交性的加强方式。例如,唱一首歌,逗弄小孩身体,热情的赞美等,让孤独症儿童的眼神接触在比较自然的环境中持续维持。
社交性的接触可以提供孤独症儿童主动想去看的机会。例如要他在参与一种游戏之前要先看着别人。眼神接触要主动的产生,假如不是有目的的看,每天都要持续训练。当孤独症儿童有眼神接触时,马上给予奖励,让他知道他做的很好。持续与坚持的加强,慢慢的可以让孤独症儿童做的很好,同时也让他们勇于参加社交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