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骨骼肌肉的发育遵循两个基本规律,一是由首向尾发展,即按照头部—颈部—胸部—骨盆的顺序逐步发育;二是由近向远发展,即由身体中心部位向外围部分发展,例如,上肢的发育是按照上臂—前臂—手的顺序发育。孩子的写字能力是运用手腕和手指的骨骼和肌肉,家长在教孩子写字时往往注重孩子握笔的姿势、笔画的模仿、练字的时间等等,而忽略了对孩子骨骼肌肉有顺序地训练。如果孩子的上肢大肌肉没有得到很好地训练,那么,手部小肌肉就不能得到很好地应用,孩子上学后,写字总是写不好,不是写得慢,就是写字潦草,而握笔写字是小学生的重要学习任务,写字不好就会极大地影响学习效果。家长的督促也会是事倍功半。
家长应该根据科学规律训练孩子的写字能力。首先要训练孩子的大肌肉群,训练的主要内容如下
1~4个月 训练抬头动作;
3~7个月 训练翻身动作;
4~10个月 训练坐的动作;
5~9个月 训练爬行动作;
6~12个月 训练站立动作;
10~18个月 训练行走动作;
1岁半~3岁 训练跑步动作;
1岁半~3岁 训练上下楼梯;
2~3岁 训练跳跃动作(双脚跳);
2~3岁 训练攀登动作;
2~3岁 训练平衡动作;
1岁半~3岁 训练投掷动作;
2~3岁 训练体操动作;
4~6岁 训练单脚站立,拍球,跳绳,滑梯,走平衡木,抛接球,网缆插棍,趴地推球等。
上学以后,孩子如果在上述大肌肉群运动能力发展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例如不会跳绳、仰卧起坐等动作,那么,要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尽早加强孩子的大肌肉群的训练,然后进行小肌肉群的训练,这样孩子的写字能力会有根本地提高和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