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闭症论坛-自闭症家长交流第一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27|回复: 0

制定的用离散单元法家庭训练方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9 19: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六、理解物体名称的训练
第一,母亲和孩子共同坐在桌子边上,并清理掉桌子上无关的其他东西。母亲可先在桌子上放一小块饼干,并问孩子“你要什么?”如孩子指着饼干,则给予奖励让其吃饼干。然后母亲在桌上再放一件东西如一个杯子,并发出指令“摸杯子”。如果孩子听从指令而摸杯子,母亲再重新换放一样东西并发出相应的指令。如果孩子不能根据指令而摸杯子,则母亲应该提供必要的辅助。
第二,这时母亲可以给予视觉辅助或必要时手把手的辅助,然后在孩子能根据指令而摸杯子后渐渐减少辅助的程度。这些步骤与前面介绍的步骤相似,故不再细述。
如果孩子能比较一致地听从指令而摸杯子或其他特体,母亲可以提高训练的难度。比如,在第三,桌上同时放上两样东西。可以放一个杯子和一块饼干并发出随指令“摸杯子”或“摸饼干”。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听从指令而动作,母亲再重新换放两样东西并发出相应的指令。如果孩子不能根据指令而完成动作,则母亲应该提供必要的辅助。
第四,当母亲在桌子上放两样东西或更多物体时,辅助的方式也应该相应地增加。除了以上介绍过的视觉辅助和手把手的辅助以外,母亲还可以选用距离辅助和示范辅助。在给予距离辅助时,母亲在发出“摸杯子”的指令后,可故意把杯子放得离孩子较近的地方,而把饼干放在离孩子较远的地方,从而增加孩子根据指令完成动作并得到奖励的概率。而后母亲再慢慢地把杯子放在离孩子越来越远的地方。在做示范辅助时,母亲应该备有两套相同的教学用品,如两个杯子。母亲在发出“摸杯子”的指令后,自己先摸放在自己前面的杯子给孩子看。当孩子能够模仿而摸杯子以后,母亲再慢慢地减少辅助的程度,直至孩子能完全不要辅助而独立完成指令所要求的动作。
在孩子能理解物体名称,从而根据指令而指向特定的物体后,母亲可渐渐地增加训练的难度,如慢慢变换发指令的方式,不仅说“摸杯子”,也可以说“指杯子”或“拿杯子”等。不仅要求孩子根据指令而确定物体,而且可以根据指令而确定代表实物的照片。最后,母亲还应教孩子学会普遍化,即不仅理解桌子上的小杯子,而且理解厨房里的玻璃杯及快餐馆里的纸杯也是杯子等等。从而使学得的接受性语言具有实用价值。


七、表达物体名称的训练
第一,母亲首选要了解孩子最喜欢的物体是什么,然后以此为训练的起点。假如孩子喜欢玩具汽车,母亲可以把一辆玩具汽车放在桌子上。等到孩子注意到了它以后,母亲就问:“这是什么?”如果孩子能回答“汽车”或“车子”,母亲可以非常热情地加以表扬。然后再使用其他教具而提出其他问题。
第二,如果孩子不能回答,则母亲把玩具汽车收起来。等上五六秒钟以后,再把小汽车放到桌子上。但这次母亲不问“这是什么”的问题,而是马上说“车子”作为提示。如果孩子能够模仿着说“车子”,则立即给予奖励。如果经过五六个单元的有辅助的训练孩子还是不能模仿,母亲可以暂时停止对该名称的训练,而转向其他物体名称的训练。
第三,在孩子学会通过模仿而命名物体后,母亲应该慢慢地撤消辅助。例如本来母亲在辅助时示范整个词或字,而这时可以只示范半个词或字。本来只要孩子能模仿地命名物体就给予奖励,而以后母亲可只对孩子在没有辅助的情况下独立命名物体时才给予奖励。本来母亲只是简单地问:“这是什么?”而后母亲可换用不同的形式来提问。如“告诉我它的名称”或“你要什么”等等。
第四,在孩子能够正确地回答第一个“这是什么”的问题后,母亲应该选择恰当的用品来提出第二个类似问题。一般来说,第二个物体应与第一个物体有较大的区别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混淆。比如第一个被命名的物体是玩具汽车的话,第二个用来训练的物体可以是饼干等食物。
第五,在孩子学会了分别地命名两个物体后,母亲应随机地或无序地把第一或第二个物体放在桌上让孩子说出其名称,以确定孩子是真正学会了命名不同的物体。慢慢地,母亲应增加物体的数量,以扩大孩子的词汇量。但在这一过程中,母亲应注意和遵循儿童发展的正常规律,避免拔苗助长。
表达物体名称比理解物体名称难度更大。母亲在训练中要多用逐步引导的方法。如刚开始训练时即使孩子发音不准也要加以鼓励,同时慢慢用示范方法加以矫正。这也就要求母亲在训练过程中要通过观察来确定孩子在发音上的误差部分,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示范矫正。

八、行为模仿的训练
行为模仿训练的目的在于教育自闭症孩子去模仿他人的行为,因为模仿他人的行为不仅是学习其他动作技能的基础,同时也能增强自闭证孩子对周围环境的意识,从而从自己的小天地慢慢地走出来。行为模仿的训练应该从比较大的或显眼的动作开始,然后逐渐过渡到较为细微的动作。下面以举手为例来说明行为模仿训练的步骤。
第一,母亲与孩子面对面地坐着。母亲首先要得到孩子的注意,比如看到孩子有了目光接触。
第二,母亲一边清晰地说“这样做”,一边把自己的双臂并行地举过头顶,要求孩子模仿。在孩子能听从“这样做”的指令后,母亲也可以用意思相近但语言有异的指令,如“举胳膊”或“抬手”等。
第三,如果孩子不能随着指令模仿动作,就应给予必要而恰当的辅助。这种辅助既可以由母亲本人来完成,也可以由母亲的助手从孩子的背后来完成。其方法是用手把手将孩子的胳膊抬起,同时可以再说“举胳膊”。一旦孩子的胳膊举起后,马上给予奖励。
第四,在经过几个单元的辅助后,母亲应该慢慢地消减辅助的程度,从而使孩子能逐渐地自主性地模仿动作。比如由手把手的辅助减为轻轻地托之,再减为只用手势来提醒,直到最后只有指令而没有辅助。
第五,在消减辅助的过程中,母亲可以使用区别性奖励的方法,即对孩子没有辅助而完成的动作予以较为强烈的奖励,而对有辅助而完成的动作少奖或不奖。消减辅助不能太快而应循序渐进。如消减辅助后孩子不能完成要求动作,则母亲应回到以前的有辅助的一步,重新来过。
当孩子能在十个单元的八个单元中根据母亲指令而模仿同一动作的时候,母亲就可以引进新的行为模仿训练程序。这些程序可以包括:
模仿轻拍桌子                   模仿摸鼻子
模仿挥手再见                   模仿用手捂耳朵
模仿拍手                       模仿向左向右转
模仿敲门                       模仿点头
模仿站起来                     模仿往上跳
模仿用脚踏地板                 模仿摇头

九、表达和理解感情的训练
这种与感情相关的训练,可以从教育孩子辨认不同的人类感情开始。首先可以帮助残障孩子辨认他人的感情。例如两个母亲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教孩子善于高兴的感情。其中一个母亲可以给另一个母亲一个玩具,而后者露出笑容。这时第一个母亲可以问孩子:“她(第二个母亲)怎么了?”如果孩子说“她高兴了”,母亲就给予表扬或奖励。如果孩子不能回答,则给予恰当的辅助。等孩子学会了辨认高兴的感情,训练再向另外感情延伸。如第一个母亲可以再扮演要打另一个母亲,而后者表现出恐惧躲避之态。第一个母亲再问孩子:“她怎么?”如果孩子说“她害怕了”,母亲就给予表扬或奖励。否则给予恰当的辅助,再慢慢地减少辅助而让孩子能独立辨认害怕的表情。
等到孩子能够较为一致地辨认由他人表演的、比较明显甚至夸张的各种感情以后,母亲可以进而用照片来进行相同的训练。母亲和孩子可以坐在桌子边,由母亲分别展示代表喜怒哀乐惧等不同感情的照片,提出“他(她)怎么了”或“他(她)觉得怎样”的问题让孩子回答。必要时给予辅助和奖励,直到孩子能区分并命名这些感情为至。母亲接着还可以训练孩子表达自己的感情。这种训练宜在自然背景中进行。当孩子体验着一种明显强烈的感情的时候,母亲可以问到:“你觉得怎样?”如果孩子非常高兴的时候,他应该说“我很高兴”。如果孩子不能表达这种感情的话,母亲可以提供恰当的辅助。比如母亲可以一边挠孩子痒痒一边说“高兴”。
接下来,孩子还应该理解日常生活中导致感情的一些基本原因,比如得到了东西会使人高兴,而失去了东西会使人难过等等。上述方法同样可以为此目的服务。两个母亲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教孩子关于感情的原因。其中一个母亲可以从另一个母亲手中拿走好玩的玩具,而后者假装在擦眼泪。这时第一个母亲可以问孩子:“她怎么了?”如果孩子说“她不高兴了”,母亲便接着问:“她为什么不高兴了?”对此,正确的回答当然是:“她的玩具被人拿走了”或与此相近的话。如果孩子作出了正确的回答,应该给予表扬与奖励。否则,母亲可以用上述方法帮助孩子去理解感情产生的原因。
以上所述方法,也可以用来教育残障孩子表达和理解诸如难过、生气、不舒服、累了、发脾气等等感情。母亲也可以用这些方法训练孩子与大人亲近、与同伴相处而不受欺负以及克服各种恐惧等等生活中有用的技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公共平台 :点击添加好友——查找公众号
自闭症咨询

无法注册请点击|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平台|法律顾问:段方磊|北京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26 19: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