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闭症论坛-自闭症家长交流第一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62|回复: 0

行为矫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5 21: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行为矫正其理论奠基于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及20世纪初期两种学习理论的影响,一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二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孤独症患儿可变现出严重的不正常行为,大量的行为矫正研究证实,这些不正常行为可以通过行为干预的方法加以控制甚至消除。

一,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指的是那些影响自身发展,家庭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的非社会预期性的行为。这些问题行为不是因躯体疾病所引起的。因此问题行为并不是家长认为有问题的行为。如:家长认为孩子总是哭闹,所以家长认为孩子的哭闹是问题行为,但分析之后,也许可以否定。问题行为也是人的行为,所以它也符合人类行为的特点,即是人们说的和做的,是具体的,明确的,是可以看到的,可以衡量的,它的出现也受到环境的影响。

二,如何确定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具有以下的特点:它会阻碍学习新的行为,如:儿童不停的玩手,从而无法进行精细动作的学习。它会干扰以前学会的行为,如:喜欢玩纸的患儿,即使会剪纸,拿到纸后也只是玩,而不去剪纸。它会影响患儿的独立生活,如:患儿对母亲极为依恋,只要母亲离开他的视线,就不停的哭泣。它会影响患儿正常的社交生活,如:患儿有伤害他人的行为,大声喊叫,破坏环境等。

三,孤独症儿童常见的问题行为

孤独症常见的问题行为有:伤害自身的自伤行为,如:撞头,咬手等。
伤害他人的攻击行为,如:打人,咬人,踢人,拉别人的头发等。破坏行为,如:破坏物品(砸东西),破坏环境(往楼下扔东西或大声尖叫)。自我刺激行为,这类行为没有明显的外部环境诱因,是因为内在刺激的反应,即是因为内在需求而寻找刺激的表现。具体又可分为:视觉刺激行为,听觉刺激行为,味觉刺激行为,嗅觉刺激行为和触觉刺激行为。如:摇晃身体、来回奔跑、不停的在床上跳、看手等。还有一些行为,它本身虽然是好的行为,但由于患儿做的太多了,也变成了问题行为,如:不停的问同一个问题,要别人回答给他听。

四,问题行为的功能分析(ABC模式分析问题行为的功能)

1,行为的功能分析。行为学家认为,任何行为的出现都是有规律的,行为是在一定的前因下发生,行为发生之后,又会获得它的结果。这个结果可能促进行为的再次发生或减少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行为的功能分析就是通过对行为发生的前因,以及行为的结果进行调查分析,来回答“为什么出现该行为?”的问题。

2,问题行为的功能分析。就是通过对问题行为发生的前因,以及问题行为的结果进行调查分析,来回答“为什么出现该问题行为?”的问题。因此对问题行为进行分析时,首先要确定问题行为是什么?它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行为发生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明确这个行为为什么会发生,也就是找出这个问题行为的功能。

五,孤独症儿童常见问题行为的功能

孤独症儿童的问题行为常常是他们的一种表达方式,即用这种方式表达他们的愿望和感受。问题行为的功能(孩子想以此方式达到的目的)可以归纳为:逃避或回避功能,患儿为了回避一件他感到不愉快或困难的事情或环境,或从中逃避出去,从而出现问题行为。吸引注意力,如:引起教师、家长或其他人的注意。自我满足,因内在的需求而发生的一种自我强化,行为有明显的自我刺激特点。感觉强迫,原因与“自我满足”相类似,行为特点是固执和有顺序。

根据强化类型的不同和给予强化得人的不同,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功能又可分为:

1,社会性正强化。由他人中介的,社会性正强化的结果在目标行为出现后给予。如:患儿在苦哭闹后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或者患儿在哭闹后,家长去哄他,其获得了强化物,也就是家长的注意力。

2,社会的负强化。当目标行为出现后,他人就终止令行为者感到厌恶的交往,任务或活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公共平台 :点击添加好友——查找公众号
自闭症咨询

无法注册请点击|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平台|法律顾问:段方磊|北京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1-23 16: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