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教学活动中,为保证教学活动进行的客观性,及时掌握患儿的学习情况,必须对患儿的学习进行详尽的数据记录。通过确切的数据决定是否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在记录中应对每一项目标反应进行记录,分辨较多时可以不详细记录,只记d,而不用区分d1。为保证教学的正常速度,减少记录的用时,在保证记录要求的前提下,记录时可用简写。如:可以用“+”表示患儿出现了正确的反应。“—”表示患儿出现了错误。“0”表示患儿在指令后没有做出反应,这种现象也是错误的表现,但它同真正的错误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有时当患儿经常出现对指令没有反应时,往往是对教学活动不感兴趣的表现,也可能是强化物失效所致。“P”表示患儿在提示下完成行为,在计算结果时,其不计入成功之内。“ec ”表示教师对患儿的错误行为进行了四步纠错。
在ET,DT,RT,MT的数据记录中可采用线性记录方式。
例如:ET1的记录
1 1 1 1 2 2 2 2 1 1 1 2 2 2 1 2 2 1 1 1
P P + + P P + + _ ec + _ ec + + + + _ ec +
通过计算来获得ET1中患儿独立完成目标行为的百分比,一般认为只有患儿连续2天以上超过80%时,并且能通过2位训练者,才能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
数据记录后填写“数据记录表图”,并进一步画出“学习变化图”可使教学效果变化更为明显。
数据记录表
日期
教师
目标
正确
错误
需提示
正确百分比
实验数据
问题分辨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