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知行为治疗来自于传统的行为治疗,是对经典行为治疗方法的一种革新,经典行为治疗的理论基础,无论是经典条件反射还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都是以S—R的观点来说明人的行为的,而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简单的S—R模式并不能充分解释人的行为,尤其是人的学习和思维过程。一、认知行为治疗的历史背景
尽管行为治疗与心理动力疗法长期处于疗法中的重要地位,但到20世纪60年代末,这种忽略人的内在心理过程的做法越来越受到批评和质疑。
传统的行为治疗家主张通过建立条件反射和强化来改变人的外显行为,行为治疗的目的集中在外显行为的改变,而这并不能使全部问题或者问题的主要方面得到解决。拉扎勒斯及其助手关于焦虑的研究表明:人的焦虑过程包含认知成分,而且认知对焦虑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任何关于焦虑症的病因学解释都应该充分关注认知因素的作用,而传统的行为治疗在治疗抑郁症上的失败也验证了这一点。
大量的中介变量在实验心理学中得到探究和发展,认知—行为治疗与行为治疗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引入了认知中介变量。20世纪50、60年代兴起的认知心理学关注人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构,它使行为治疗家开始重新考虑自身的局限并将认知引入到行为主义治疗模式中。一方面.梅钦鲍姆等试图把个体内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机制纳入到行为主义的治疗模式中,认为人具有一定能力设定自己的目标、支配自己的行为,并把自我与环境协调起来;另一方面,行为治疗家如汉密尔顿等接受了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的模式,并将其运用于对心理障碍的临床分析和治疗。
此外,早期的认知治疗家艾利斯和贝克的临床研究促进了认知—行为治疗的形成。特别是治疗家贝克从个体的认知人手来探讨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运用调整和改变认知结构的方法成功地治愈了抑郁症,这一事实对行为治疗家们产生了很大震动。这使他们逐渐把眼光转向人的内在心理过程,并开始尝试把行为与认知两种治疗方法结合起来进行临床心理治疗,而大量的临床实践也证实了认知—行为治疗效果优于传统行为治疗。
二、认知行为治疗的原理和方法
尽管具体的认知—行为治疗模式解释和治疗心理问题的侧重点不同,但都遵从三个基本的理论假设:
1.个体的认知活动影响和制约个体的行为
认知活动是事件与行为的中介变量。现在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对事件的认知评估能够影响个体的反应,而改变认知评估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很大的价值。尽管认知活动对行为产生影响的大小和内在机制并不清楚,但这一中介因素的重要作用却是毋庸置疑的。因此,认知—行为治疗不仅要改变外显行为,更重要的是改变内隐认知活动。
2.个体的认知活动是能够加以控制和调整的
这一假设可以得出下面的推论。
一是认知活动是内隐的,不像外显行为可以直接观察和记录.但我们可以通过行为者的自我报告来获得可能出现及已经出现的认知活动。然而这种方法的信度和效度仍需进一步证明,大多数认知评估领域的研究者通常通过认知评估策略并结合行为进一步确认。
二是对认知活动能够评估就意味着可以改变认知活动。而这种观点是值得怀疑的,不能说我们能够评估和测量认知,就一定能够控制认知活动。认知评估策略关注的是认知的内容和对认知结果的评价,而非认知过程本身,对认知过程以及认知、行为和影响系统相互关系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改变和控制内在机制。
3.可以通过改变个体认知来改变个体的行为
也就是说认知的改变可以使行为发生所期望的改变,认知—行为治疗研究者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了认知过程的重要性。比如,对噪音的不同预期使同样的噪音能够引起不同的心理生理的应激水平。
由于治疗家理论背景和关注点的不同,所以出现很多种具体的认知—行为治疗方法,但所有的认知—行为治疗法都结合了行为策略和认知过程,并以行为和认知的改变为目标。将其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l.认知重组疗法
把个体情绪、行为上的困扰理解为是由不合理的认知和思维所造成的,心理治疗的关键在于让患者清楚地认识到它们的不合理性,并帮助患者用合理的认知取代不合理的认知,用合乎逻辑的思想取代不合乎逻辑的思想。比如梅钦鲍姆的自我指导训练、马尔兹比的系统理性疗法和戈德诺与列奥蒂的结构心理疗法,都是属于认知重组疗法。
2.应对技巧疗法
帮助患者发展压力,在情境中解决心理困扰的技能和手段,以减轻消极事件对患者的影响。主要包括萨因与理查森的焦虑控制训练和戈德弗里德的系统理性重建法等。
3.问题解决法
特点是把认知重组和应对技巧有机结合起来,强调较大范围处理问题的一般性策略与方法,还强调了在治疗进程中要建立积极合作的医患关系。这一疗法主要包括雷姆的自我控制疗法和德左里拉与戈德弗里德的问题化解疗法等。
认知—行为治疗法除了要遵从通过认知中介变量来改变行为这一中心假设,还应具有以下5个特点:
1.前问题的关注
研究和治疗的焦点集中于患者当前所遇到的问题上,分析和寻找目前所处的环境、所遇到的事件以及自身因素与心理疾患的关系,不应过多留意患者的过去,不把患者目前的问题与过去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
2.治疗目标具体化
在每一治疗过程中对治疗的目标予以一定的限制,使其清晰、明确,具有可观测性和可把握性,不追求过于空泛的治疗效果。
3.短期治疗的方式
对问题的关注和治疗目标的限定,使认知行为治疗在几周或数月便产生效果,大概为12~16次。
4.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认为个体成对自己的心理困扰负责,尽管所处的环境和所遇到的事件会对个体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最终说来,个体是自己心理障碍的制造者(不合适的认知导致错误的行为),同时,个体也完全具备足够的能力去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5.积极合作的医患关系
治疗过程中治疗者和患者必须建立起相互倌任、积极合作的关系,对双方而言,没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他们都是主动的投人者和参与者。最后,治疗者在治疗过程中要使患者成为一个学习者,治疗者不仅要去除患者的心理疾病,还要让患者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便能有效地应对将来可能会遇到的心理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