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一
乐乐,男孩,3岁2个月,之前是无语言的孩子,理解能力差,对于环境的变化非常的敏感;在极绪的两种极端(极度高兴或伤心时)易出现自我刺激行为,如:双手手指依次打开或握紧,双手手指对点,挤眼和没玩没了的来回蹦跳等,没有丝毫的模仿意识、配合意识差,对于乐乐的训练,起初先以建立模仿意识、 配合意识为重点,教学过程中以让孩子保持稳定的情绪为重心,在帮助乐乐建立某些意识的同时,渐渐的减少他自我刺激行为的出现。
与以上同内同步进行的还有呼之应答,张嘴--哎和闭唇--m,在学习这两项内容时开始都是在协助下才能完成,慢慢的减少辅助,最后使他独立的主动的完成,包括后期学的振唇--b,咧嘴--i,撅嘴--u,咬下唇--f,咬舌尖--d。咬舌尖--n,舌根后缩--g,咬牙呲气--j等也都是在静态中学习的,虽说是在静态中学习的,但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一直在不停的变换着周围的环境,如:变换不同的教室上课,到户外上课等,最初阳阳每换一个环境,都会哭上40分钟左右,并且出现没有方向感,找不到身体的重心,导致其走路时东歪西倒,不能教容易的走到目的地(哪怕路离目的地只有1米得距离),已经掌握的很好的内容如果环境发生变化后,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如:换个环境就会给别人感觉他又不会了)这是因为新的环境会给他带来不安全的同时他的视力,与其他感之觉(如:方向感)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时再要求他像平时那样去完成一项内容实属太难。
而现在乐乐对新环境的反应并不像一开始那么敏感了,在新环境中不仅不哭了,方向感也没有原来那么差了,学会的内容,环境再怎么变基本上都能完成。
案例二:
可可,男孩,3岁3个月,有极少的自发音,但很不清晰,不会功能性的运用,配合意识差、模仿意识很好,不会运用气流,唇部肌肉不协调、自控能力差。
对于可可的训练内容,初期时和乐乐一样,也是在静态中学习,但可可和乐乐不同的就是虽然他的模仿能力很好,可没有是非分辨能力,所以只要是他看到的,无论是好是坏都会随之模仿,所以对可可的训练大部分的时间是让他单独一间训练室,尽量在语言个训课上避免他与其他人接触(这只是初期时采用的方法),之后,在可可学习语言与提高理解能力的训练中,让第三个人做示范,并引导她随之模仿,这样他接受起来会轻松一些。
案例三:
小明,男孩,3岁1个月,无语言,无配合意识,模仿意识与气流量非常的薄弱,理解能力较好,对外界得防御意识较强。
对于小明的训练,初期以建立配合意识和提高气流量为主,虽说小明的自控能力稍微差了一点,让他安静的坐在椅子上学习发音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初期对于小明的训练都是在动态中进行的,并多以诱导为主,在他与我之间建立了相互信赖的关系之后,我慢慢的要求他在静态中学习,从一开始的独自静坐3分钟、5分钟、10分钟、20分钟、40分钟,到现在能坐在椅子上上一节课了,这个过程足足用了50天的时间,他能安静的配合做训练后,为提高他的气流量还需要让翔翔动起来,所以就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
同一项内容,因对待不同的孩子所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受益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