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宝妈们反映在家给孩子训练语言进步不大,总不能达到“主动表达”和“互动交流”的目的,其实这反映出我们在训练方法和概念上的偏差。训练的主体是孩子,所以让孩子开口,训练孩子理解语言的意思,能够发挥语言的“工具”作用是最重要的。而家长作为“训练师”的角色,更多的职责应该是倾听、引导、修正、强化和考核,弄清楚“谁再说,谁在听”才能提高效率。 先了解“言语行为干预法”
“言语行为干预法”鼻祖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在他之前,对语言障碍儿童传统的训练方法将治疗师定位为“说话的人”,要求孩子“听命行事”模仿发音。这种方式对于没有语言或发音有困难的孩子,训练其“开口”很有帮助,但是由于其重视机械反复的操作而疏于让孩子理解语言的沟通功能,所以不时地造成孩子在不理解语言内容的情况下“鹦鹉学舌”,这样即使他发音再清楚运用沟通上也会有障碍。而斯金纳的“言语行为干预法”恰恰将“说话的人”这一角色定位转移到孩子身上,而治疗师成为“倾听的人”,要求在训练中成功地激励孩子的沟通机能持续不中断。 斯金纳秉承的是行为主义的研究路线,他认为语言是学来的行为。根据斯金纳的理论,人类学习说话的技能并了解语言的涵意,就如同我们学习如何爬行、用手抓取、走路和伸手触及所要之物的动作一样。他看肌肉互动的行为,包括口腔肌肉和声带的运作,例如婴儿学习控制口型声量哭啼(行为),能吸引大人的注意(结果成为增强物),婴儿的哭泣行为逐渐就形成了一种社交的沟通行为模式(Bijou &Baer1965)。因为语言本身的社会性特质存在于“说话的人”和“听的人”两方的社交互动,说话的人是用行为或语言表达自己,而听的人是回应说话的人的动机(真正的话题)。 要让孩子学习真正的“沟通语言”
我们用两个标准自闭症孩子的行为来让大家认识什么是“沟通性的言语行为”。 小伟很乖!虽有自闭症,但他不会打扰身边的人,他可以看同一个电视台数小时也不抱怨;若没有电视看,他一人就喃喃自语重复说着从电视上(不知何时)听来的报告:“大家好,观迎收看今天的生活气象”。另一个孩子是小雄,他不会说话也没有声音,但他会用手“指”出引起他兴趣的东西,懂得撒野发脾气引起妈妈对他的注意,他也会强拉着妈妈到自己够不着的玩具前面,他的家人也有默契知道,如果小雄一直盯着点心或玩具看而不肯离开原地,若不给他,就有翻天动地的闹剧上场。 在这个例子中,小伟虽然会说话,但他没有沟通的行为,仅仅重复电视中的台词,对身边的人、事、物毫无兴趣,不会要求任何人为他做什么,也没有什么“强化物”能让小伟做什么。所以小伟的“语言”属于自我刺激行为而不是正常交流用的言语行为。相反,小雄虽然不能说话,但他的行为能表达他的意念,有良好的,能让人“读懂”的沟通能力,老师和父母只要悉心教导,先用图片交换或单音“出声”来表达他想要什么,在进一步教他用语言仿说要求,假以时日,小雄就会用语言而不是撒野发脾气等负面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欲望。 由此可见,真正“有用”的言语行为是建立在有强烈动机(解决实际需求)并在交流过程中可沟通,可被理解的基础上。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言语行为理论基础,教导自闭症及其他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能对说话的人有反应,并同时能学习成为一位“说话的人”。 让孩子开口,真正重视“交流”的重要性
从上面的陈述可以看出,宝爸宝妈在训练宝宝说话的时候,要把“说话”的角色放在孩子身上,引导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意念,然后逐渐帮他转化成能够沟通的语言,真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而不仅仅是“自言自语”。因此,在训练中,逐渐由被动的仿说过度到正确理解后的“接话”应是关键的一步。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行为和社交的艺术。真正掌握语言的运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无论如何,“听”和“说”是语言运用的基础。对此家长们要投入足够的耐心、细心,让孩子不仅学会发音,更要学会有效地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