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对的二十个阶段 目标: 1.学生学会将相关的东西放在一起。 2.增强对细节的注意力(例如,将穿绿色衬衫的男孩编为一组,穿红色衬衫的男孩编为另一组)。 3.培养用符号代表事物(例如,用图片表示物体)的能力。 4.学会怎样使用材料。 5.给学生多种东西进行分类,以培养其独立性。 6.培养在游戏活动中经常用到的技能。 7.为理解事物名称和说出事物名称奠定基础。 8.培养能用于更高级概念(例如,相同∕不相同)学习的技能。 程序:学生坐在桌子边,教师坐在学生的旁边或对面。把两个物体放在桌子上,分开摆放,把能同其中一个进行配对的物体交给学生,并对他说:“把和它一样的物体放在一起。”如果物体不好放在桌子上,就可以把它们放在盘子里或托盘上。必须把要配对的物体放对了盘子才算正确。每次尝试之后,都要改变物体的位置。最后,要逐渐增加桌上干扰物的数量。 为了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使用更加自然的语言,如果学生理解了“一样”的意义,就要用意义和“一样”相同的短语进行口头提示了。不过,如果你准备教学生理解或说出事物的名称,那么在要求学生进行配对时说出事物的名称(例如,不是说“和一样的放在一起”,而是说“和饼干放在一起”),这样有助于学生熟悉事物的名称。 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应该采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和概念(例如,食品、玩具等)。 提示:使用身体引导、用手指或位置提示。 入门标准:学生能坐在座位上,并能抓住物体。如果学生目光接触不好,这倒是个培养目光接触这一技能的好课程,因为要正确进行配对就必须要看着。 掌握的标准:在有两个选择时,学生在没有得到提示的情况下,十次能有九次配对正确;在有三个或有三个以上选择时,学生十次能有八次配对正确,并且至少应在另一位老师那里也能得到这一点。 第一阶段:实物与实物配对。 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组成对子,选用的物体要容易配在一起有是学生的所熟悉的(例如,碗、杯子、调匙和积木等)。开始时,选两样东西,把其中的一样放在桌上(不要在桌子上放其他任何物品作为干扰),再把另一个同样的东西交给学生,并要求他说:“把和它一样的放在一起。”在学生熟练地掌握这一配对之后,再把另一样学生还没发现的东西放在桌上作为干扰物。如果学生在有干扰的情况下即使没有得到提示也能连续三次正确进行配对,就教学生进行第二样东西进行配对。在学生学会了用第二样东西进行配对之后,再复习用第一样东西进行配对,等完成之后再复习用第二样东西进行配对。最后,将两样东西同时放在桌上,随机进行两个相同物体的配对,这叫作随机轮流配对。在学生掌握了用这两样东西进行配对之后,再加一样东西进行配对训练。如果学生已经学会了用这种新东西进行配对,就要把它同先前已经学会配对的东西放在一起,随机进行配对。 可以叠在一起进行配对的物体 杯子 盘子 碗 篮子 倒置的锥形蛋卷筒 馅饼罐子 如果学生熟练地掌握了在桌子上进行配对,就可以让他在房间里相同的东西。开始可以让学生带着要找的东西的样品,使他更容易在房间里找到相同的东西;之后就不要让他带着要找的东西的样品了(只让他看一下然后再去找)。 第二阶段:图片与图片(相同的物体、人、动物)配对。 如果学生掌握了第一阶段中的十个项目,就开始进行第二阶段的训练。用完全相同的图片组成对子,图片上的事物必须是学生所熟悉的。开始,选两种图片让学生进行配对,采用第一阶段所用的辨别训练的方法。在学生上午了用两种图片进行配对之后,再加一种图片进行训练。 如果学生从实物配对过度到图片配对有困难,就选用较为扁平的物体,如坐垫、茶杯垫、衬垫或正方形的布料等,逐渐减少厚度和质地这两个特征。 第三阶段:图片与图片配对(相同的动作图片)。 如果学生掌握了第二阶段中的十个项目,就开始进行第三阶段的训练。该方法和第二阶段一样,但拥戴是描绘动作的图片。 第四阶段:颜色配对。 如果学生掌握了第一阶段中的十个项目,就开始进行颜色配对的训练。要用除了颜色不同而其他完全相同的物体或用建筑用纸剪成的图形组成对子。可以根据布里甘斯儿童发展调查表确定各年龄段儿童对颜色的辨别能力,括号里的数字表示年龄。 1.红色、蓝色(B: 2岁) 2.绿色、黄色、橙色、紫色(B: 2岁6个月) 3.棕色、黑色、粉红色、灰色(B: 3岁) 4.白色(B: 4岁) 第五阶段:形状配对。 如果学生掌握了第一阶段中的十个项目,就可以进行形状配对的训练。要用除了形状不同而其他完全相同的物体或用建筑用纸剪成的图形组成对子。 1.圆形、正方形(B: 3岁) 2.三角形、长方形(B: 3岁) 3.菱形(B: 5~6岁) 第六阶段:大小配对。 要用除了大小不同而其他完全相同的物体或用建筑用纸剪成的图形组成对子。 第七阶段:实物与图片配对(完全相同的实物与图片)。 如果学生掌握了第三阶段中的十个项目,就可以开始进行实物与图片配对的训练。除了让学生将实物同相应的图片进行配对之外,此方法和第二阶段完全一样。 第八阶段:图片与实物配对(完全相同的图片与实物)。如果学生掌握了第三阶段中的十个项目,就可以开始进行图片与实物配对的训练。除了让学生将图片同相应的实物进行配对之外,此方法和第二阶段完全一样。 第九阶段:找相同的(用手来指)。教师拿着一个物体或一张图片给学生看,并对学生说:“找出相同的。”学生必须指出与之相同的东西。如果学生能在桌子上完成这个练习,就要让他在房间里找出和老师手里的物体或图片相同的东西。 第十阶段:根据多种特征进行配对(颜色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除了让学生根据多种特征(例如,红色的圆形与红色的正方形,绿色的圆形与绿色的正方形)进行配对之外,该方法和第二、第四、第五、第六阶段完全相同。给学生一个红色的正方形,并对他说:“他相同的放在一起。”只有把它和另一个红色的正方形放在一起才是正确的,而把它和其他红色的东西或其他颜色的正方形放在一起是错误的。 第十一阶段:分类。 如果学生掌握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的十个项目,就可以开始进行分类训练。开始,只让学生对两样东西进行分类,然后逐渐增加东西的种类。所用的口头指令是“分类”,如果要进行提示,你可以说:“分类——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分类可扩展到日常活动中。 可分类的内容 颜色 形状 大小 图片 类别 食品 洗好的衣服 银器 盘子 字母顺序 衣物 第十二阶段:不完全相同的实物配对。 如果学生掌握了第七阶段和第八阶段中的十个项目,就可以开始训练他对不完全相同的实物进行配对。准备一套看起来相似、实际不完全相同的物体,例如各种饼干,让学生把物体分类放在一起(例如,把所有饼干放在一起,把所有鞋子放在一起),言语指令是“把(饼干)放在一起”。 第十三阶段:不完全相同的图片配对。 如果学生掌握了第十阶段中的十个项目,就开始训练他对不完全相同的图片进行配对。制作一套看起来相似、实际不完全相同的图片,如各种狗的图片,让学生把同一类图片放在一起(例如,把所有狗的图片放在一起,把所有汽车的图片放在一起),言语指令是“把(狗)放在一起”。 用不完全相同的图片进行配对 各种饼干 各种汽车 各种狗 各种球 各种鞋子 各种衬衫 各种花 各种书籍 各种人物 第十四阶段:不完全相同的实物与图片配对和不完全相同的图片与实物配对。 第十五阶段:不完全相同的动作配对。将不同人做相同动作的图片进行配对。 第十六阶段:数量配对。 将画有相同数量事物的卡片进行配对(例如,把画有三只鸭子的卡片同画有三颗星星的卡片进行配对)。 第十七阶段:把相关的事物进行配对。 把实物或图片给学生,并问他“这和什么相配?”学生应该把它和有关事物的实物或图片放在一起。
第十八阶段:情绪配对。 将表示相同情绪的面部表情图片进行配对。 第十九阶段:介词配对。 将表示不同事物在相同位置的图片进行配对。 第二十阶段:字母、数字和文字的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