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学生能从沟通簿拿起他喜爱物品的图卡,走向沟通者,将图卡交给沟通者。
说明:本阶段着重在孩子能够辨识正确的图卡进行交换,孩子必须知道,要拿对图卡才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因为孩子主动性沟通的能力已经建立,只需要一位沟通者兼教学者即可。
情境布置:学生和沟通者面对面着坐着。桌上放着几张图卡和这些图卡的物品。〈包括喜爱和不喜爱的物品及其图卡〉。同样先从结构的环境开始进行教学,在孩子能够稳定的辨识图卡而且进行兑换成功后,就可以在其它的情境进行类化了。
本阶段共分成3个小阶段来说明,毎个阶段都不可以跳跃教学,也是要逐步渐进的学习,一个小阶段稳定后,再进行下一个小阶段,不要急喔。
先介绍3-1阶段。
阶段三-1:辨认最喜爱物品的图卡和不喜欢物品的图卡
本小阶段有四个步骤:示范→协助→转换→协助
建立一个孩子想要要求物品的情境:
在沟通板上放两张图卡,一张是孩子喜爱物品的图卡,一张是孩子不喜欢物品或是和此情境不相关的图卡。
如图所示,老师准备了孩子喜欢的玩具车(左边)和不喜欢的饼干(右边)。
开始诱发孩子沟通。
孩子一开始随便拿了不喜欢物品的卡片(饼干)给沟通者,没有注意看内容。
沟通者给予孩子不喜欢的物品(饼干),孩子一看不对,会用手推开,或是有不愉快的表示。
步骤一--示范:沟通者指或拿给孩子看正确的图卡
步骤二--协助:教师利用「张开手」的提示,协助学生拿正确的图卡,孩子给予沟通者正确的图卡,这时沟通者只给孩子赞美,例如:你作对了,但不给予物品,因为孩子不是自发沟通不能获得增强。
步骤三--转换:让孩子拍手或做一些其它的事情来转换刚才教学的情境,以便接下来可以重新诱发沟通。
步骤四--重复:重新诱发沟通后,孩子注意到要拿需求的图片(左边的车子)和沟通者进行兑换。
把物品车子交孩子,并给予赞美。由于是孩子自发性的沟通,而且是喜爱的物品完成兑换,就完成了3-1阶段的教学。
提示:第三阶段还没敎完!如果两个物品都是孩子喜欢的呢?拿哪一张图卡不是都可以吗?怎么知道孩子拿对或拿错图卡了呢?要怎么教学呢? 见下篇。
|
|